淮上与友人别古诗拼音版(淮上与友人别拼音版古诗)

htry5hjF7332024-04-10 02:50:01

一、淮上与友人别古诗 淮上与友人别古诗的意思

1、原文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唐代〕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2、译文

扬子江边杨柳青青春意正浓,漫天飞扬的杨花使渡江之人非常的愁烦。

微风轻拂,笛声幽咽,离亭渐渐染上暮色,你就要南下潇湘我却奔向西秦。

二、郑谷《淮上与友人别》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郑谷

郑谷(约848~911),字守愚,袁州(今江西宜春)人,七岁能作诗。光启三年(887)中进士,任京兆鄂县尉。迁右拾遗补阙。乾宁四年(897)任都官郎中,诗家遂称之为“郑都官”。又因其《鹧鸪》诗闻名当时,号“郑鹧鸪”。著有《云台编》三卷、《宜阳集》三卷。

淮上与友人别

【原文】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译文】

扬子江边杨柳依依,乱飞的杨花使渡江的行客满怀愁绪。驿亭中传来几声笛声,天色已晚,我们即将分别,你要去潇湘大地,我要去京都长安。

【鉴赏】

这首七绝为一首送别诗,乃诗人在扬州同故人分别时所写。整首诗将抒情性、形象性与音乐性融为一体,体现了唐代诗歌善于抒情、富有风韵的特征。

第一、二句借景抒情,道出愁思,景色亮丽而情感哀伤,别有韵味。扬子江,隋曾设扬子津,后沿江建扬子宫,唐代设扬子县(大部在今江苏仪征),此地区的长江江面遂名扬子江。江岸杨柳依依,傍晚微风轻拂,柳条招展,杨花飘散。如此美妙的柳色春情,反而容易勾起愁肠,“愁杀”便点出了愁思。诗人以淡墨渲染景致,以重笔表现心中愁思,借乐景发哀情,反衬自身伤感。诗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几个同音字刻意重复,回环往复,将声律和情韵的艺术魅力充分表现出来。

三、四句由自然景物转向“离亭”道别,直接描写分别时的情形。驿亭饯别,酒过三巡,别情渐起,筵席上忽然响起哀怨伤婉的笛声,在伤感的笛声中,天色慢慢暗淡下来。两位朋友在暮云下依依惜别,各奔东西——君向潇湘我向秦。潇湘指潇水与湘水,经过今湖南境内。整首诗至此而终,余韵悠长。

这首诗借景写情,情景交融,音律回环往复,情韵甚浓,是晚唐绝句里的上乘之作。

三、淮上与友人别带拼音字母

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huái shàng yǔ yǒu rén bié

yáng zǐ jiāng tóu yáng liǔ chūn, yáng huā chóu shā dù jiāng rén。

shù shēng fēng dí lí tíng wǎn, jūn xiàng xiāo xiāng wǒ xiàng qín。

《淮上与友人别》这首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如一、二句“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使用“杨柳…杨花”等词,借“柳”、“留”谐音,抒写了诗人郑谷与友人握别时的满怀愁绪。

四、淮上与友人别拼音版古诗

淮上与友人别拼音版古诗如下:

扬zǐ子jiāng江tóu头yáng杨liǔ柳chūn春。杨huā花chóu愁shā杀d渡jiāng江rén人。数shēng声fēng风dí笛lí离tíng亭wǎn晚。君xiàng向xiáo潇xiāo湘wǒ向qín秦qín。

扩展知识

古诗介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创作的七绝。这首诗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使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得到充分地表达。

诗中的“扬子江头杨柳春”描述了扬子江边春意盎然的景色,而“杨花愁杀渡江人”则通过杨花的纷飞飘零,表达了离人内心的愁绪和哀怨。

“数声风笛离亭晚”中,“风笛”是离别的象征,诗人用“数声”强调别离的痛苦和不舍。而“离亭”则代表了离别的场所,通过描述离亭的晚景来加深别离的情感。

最后一句“君向潇湘我向秦”是诗人对友人的告别,他们分别要前往不同的地方,诗人用“潇湘”和“秦”代表了南北异途,强调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和离别的痛苦。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和真切的离情,构成了凄楚动人的艺术风格。

背景介绍:

这首诗的背景是诗人与友人在扬子江边离别,各奔前程。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江头杨柳和纷飞的杨花,表达了离别的愁绪和哀怨。同时,诗人用“风笛”的离别象征,加强了离别的情感表达。在离亭晚景的描述中,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

最后,诗人用“君向潇湘我向秦”的方式告别,强调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和离别的痛苦。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和真切的离情,构成了凄楚动人的艺术风格。

这首诗在文学上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被后人誉为“风骚体”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对于后人研究和理解唐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今日更新
热门排行
随机文章
热评文章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