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描述玫瑰的现代散文随笔5篇
在全世界,玫瑰都被公认是用来表达爱情的通用语言。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描述玫瑰的现代散文随笔,供大家欣赏。
描述玫瑰的现代散文随笔:玫瑰花的忧伤
风姑娘悄然来到花园,用她的手轻轻抚摸着花朵的面颊。太阳公公伸了伸懒腰,准备起床了。
这是个精美的花园,里面有许多漂亮的花儿。有成熟的康乃馨,有清新的水仙花,有象征着富贵的牡丹,有似君子般高洁的芙蓉,也有典雅的玉兰,还有着许多不知名的野花,竞相开放。
玫瑰在最中央,被众花包围着,可是她很孤独,因为没有人陪她说话。小草弟弟调皮地推来挤去,池塘边还有一棵柳树,树上有一只黄鹂鸟,它欢快地唱着歌曲。月季突然哭了,大家都急切的问“怎么了”,她说她就要凋谢了,主人出去那么多天都不曾回来,她早已失去昔日的光彩,只剩下几片枯黄的花瓣,她快要渴死了。
突然间,下雨了。大家仿佛得到了重生,重新绽放了笑脸。牵牛花爬上树梢,倾听着大数母亲的细语。一瞬间,花园里热闹起来了,所有的花儿都在谈话。当然,除了高洁的芙蓉和忧伤的玫瑰。芙蓉此刻正在观赏从她身边游过的鱼儿,也在听它们说话,但是她没有插话。
一群女孩从花园边经过,玫瑰听到她们赞扬道:“好美的花园,好漂亮的玫瑰!”对于这些赞扬,她早就习以为常,可是,她既不愿去找她认为低俗的花儿玩耍,又不愿去找那高洁的芙蓉,她很孤单。她虽生的漂亮,眼光自然也高人一等,所以,她有忧伤。
花是如此,人也一样。美与丑并没有多大区别,长相虽好并不代表一切。想起一句话,“不必太在乎长相,因为能力并不写在脸上。”
丑有丑的快乐,美有美的忧伤。
描述玫瑰的现代散文随笔:淡香玫瑰花
八四年读高一时,我们班有一个女生,成绩不出众,性格很内向,无论什么时候都听不到她的声音,从来不和男生讲一句话,她就坐在我的前排。
那时候我成绩还算行吧,老师也很宠我。我的文章经常出现在教室的黑板报上。有些女生来向我讨教难题,就坐在她的身旁,她也不转过身来看一下,彼此间几乎忘记了对方的存在。
不知不觉高一读完了,到了二年级,我被分到了一班,而她仍在三班,彼此间更没了接触的机会。
时光如流,转眼高中就要毕业了。毕业前夕,同学们都很伤感,想到在这三年的朝夕相处中结下的深厚友谊,而转眼就要各奔东西,不知什么时候或是还有没有机会再相见。同学们都准备了一个笔记本,相互留言道别。因为高中来自好多个初中,又加之调整班次,因此新友旧友就更多了,留言不光串联到二班三班,甚至于低年级。我的留言本上,写着满满的留言和留言者的名字,到现在我还保存着。
由于我是孤儿,姐姐已出嫁,毕业回家就只有唯一的我。经济潦倒生活艰辛,使我再也没有机会去实现我的抱负和理想,只能在那祖祖辈辈耕种的田野上千篇一律地劳累与奔波。那些海枯石烂的誓言、长如青松的友谊、都没有重温的时间和巩固的机会。
大约是在八七年暑假间吧,一次上街,我匆匆地走着。忽然从陌生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女孩,穿着不那么现代与时髦,却很整洁,显得朴实单庄,留着学生头,一双明亮的眼睛似乎能从我的脸上看到心底。她怡然大方地叫一声我的名字,道一声你好。
在一年多的辛劳中,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渺小,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这一叫,使我有点受宠若惊。我问:“你是……”她接着说:“我叫心玉,高一时坐你前排的。”我问她家住哪里,在哪工作。她说她家住岩屋庙,现在是幼师。她邀请我到她家做客,我很尴尬,没答应,只是说:“以后吧。”
回家后,我心头一阵暖和,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我记起来了,心玉大概是心如玉洁之意吧。但我惊讶的是,她变得活泼开朗了。可我翻着留言本,却怎么也找不到她的名字。
两年后的一次上街,她又一次出现在我面前,叫一声我的名字,向我道一声问好。仍然那么活泼开朗地对我说,她现在住在东门饭店后,在电力工作。她再一次热情诚恳地邀请我到她家做客。我想这次倒是挺近的,心里挺乐意,可由于经济困难,心想:“连买礼物的钱都没有。”所以我再次谢绝了她,只是说:“以后吧。”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常常想起她,每想起她,心中就一阵甜蜜,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感受,只是心中很甜很美,但我终没有去找她的勇气,那句“以后”也许永远也没有机会了。
我很感激她,能够在别人都忘记了我之后仍能记得我的名字,虽然我那留言本上找不到她的名字,我无以报答,只能真诚地对不知在何方的她道一声:尊重!
描述玫瑰的现代散文随笔:窗外的玫瑰花
窗外,成群结队的乌云开始慢慢携手。天空如一大块被墨水浸黑的抹布,漆亮欲滴。
窗内,灯光明亮。小屋里,我在安静地看书。
突然,始料未及地,我打了一声大大的喷嚏。就这样,我突兀地感冒了。
扔下书本,我朝电话桌极速奔去。
我终于找到借口见他了。是的,我想见他。
躺在木制的小床上,我不住地辗转。
他回来吗?他会怎么来呢?
他的叔叔有一辆十分豪华的轿车,是我上次去做客时见到的。他会开着它来吧?
可是可是,他那个抠门的叔叔会不会拒绝借给他呢?那辆车跟他的心肝宝贝似的。再者说了,人家都有自己的宝宝了。我就曾亲耳听见他洋洋得意地说,这车是留给我儿子的。
小气鬼小气鬼,我就这道,这个人有了儿子就不再疼爱他了。
哎,真是的。还是骑他自己的摩托车来吧。
从他家里出门,再往左拐两个半弯,那条小路会比较近的。我知道我就知道,前些天,我坐在他的摩托车上悄悄计算过。
说到那条大路,它可真讨厌。干嘛非要把我家跟他家拉开得那么那么远,还要转上三四个弯。就不能直接从他家门口通到我家门口吗?呵呵,那样会比较近耶。
闷闷地抬头瞅一眼钟表,十五分总已经过去。天空像个受了委屈的娃娃,开始淅淅沥沥地抽咽起来。
你说,他怎么还不来呀?
我都快饿坏了。瞧,我的肚子不实在咕咕叫吗?以前肚子坏心肠地破坏气氛时,我总会尴尬地低头,尤其是在他面前,我的脸颊总会红艳艳地燃烧,一如窗外的玫瑰花。
可是现在,我再不会不好意思。因为他曾凝视着我发烫的双颊说,好女孩,肚子叫难道不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吗?我还在别人面前放过屁呢。我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尴尬顿时烟消云散。
然后,他便用那双温柔的双手给我煮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漂浮在碗里的那些墨绿色的香菜叶总是荡呀荡呀的,叫人心思不定。还有那两滴亮晶晶的香油,总是费尽心思地向四处蔓延。吸一口面在嘴巴里,滑滑的,却不会腻。
我说,我最喜欢吃他煮的面。他却说,看着我吃完他亲手煮的面也是一种幸福。
可是,他怎么还不来呀?
现在是傍晚六点十五分又二十八秒,距离那通电话已经是一个小时零六分又十四秒。我的肚子仍旧在咕咕地叫唤,额头也开始出现了感冒所惯有的烧烫。
我或许再听不到那辆摩托车焦急的低鸣,再看不到他在厨房煮面的温柔背影。我恐惧地瑟缩在小木床的一角,像一只受伤的小兽。他,或许不回来了。
他或许真的不回来了。他那宽阔硬朗的背上,现在或许换成了另一张笑脸,甜蜜而满足的。他或许会像鼓励我一样地帮助另一个女孩排解尴尬,而我却再也无法品到他煮的面。我肯定,那墨绿色的香菜叶断会引起她的心神不定,那个温馨煮面的背影定会盈满她的整个记忆。
她多平凡啊!而他瞎了吗?是我心痛了。
暴雨终于还是夹杂着她那些魁梧的伙伴们,雷鸣与闪电,呼啸而来。盛怒下的雨,像一只刚刚丧失了情人的母老虎,用她那冰冷而硕大到如小锤子般的雨珠敲打着任何她可以够得着的地方,包括窗外那朵无辜的玫瑰花。
这烦躁的雨,倾盆而下,仿佛要溺死什么东西。
花季的我,在这个雨季,突然蜕变成满眼哀愁的小怨妇,像这窗外的暴雨。而我那可怜的玫瑰花,亦开始凋谢。
一片,两片,三片,四片……
他回来,他不会来,他回来,他不回来……
描述玫瑰的现代散文随笔:一朵玫瑰花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这篇短篇小说出自美国著名小说家威廉·福克纳之手,是一篇浓缩福克纳一生创作精华的经典小说。初读这篇小说的题目时,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个娇滴滴地小女孩红着脸害羞地拿着一朵鲜艳地红玫瑰的浪漫画面,因为玫瑰在西方象征着浪漫与爱情。但当我满怀这种幸福喜悦的心情投入文中想一探究竟时,我却发现小说的故事情节跟我设想的有着天壤之别,这是一篇极悲的悲剧性小说,叙述的是一个以悲剧收尾的爱情故事。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杰弗生小镇,小说女主人公爱米丽·格里尔生小姐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南方贵族家庭中,可以说是一个没落的贵族小姐。爱米丽自视甚高,再加上父亲严厉,赶走了所有上门的男子,因此年近三十却还仍未婚配,长期的压抑使得她的性格变得孤傲、古怪。在父亲死后,爱米丽与一个来自北方的建筑工头荷默·伯隆结识并相爱,为了跟荷默·伯隆在一起爱米丽不顾小镇上人背后的议论,不顾教父、近亲的劝阻,毅然决然地坚持自己的爱情,但是最后她深爱的男人还是背叛了她要离开她,于是在痛苦中爱米丽毒死了荷默·伯隆,将爱人的尸骨放在自己家里,并从此不再出门,守着一具尸骨度过了四十多年与世隔绝的生活,直至她去世后人们进入她家时才发现了真相。
整个小说情节以爱米丽这一人物为主线,一共五个小节。它没有用第一人称主人公自己内心独白的方式来叙述故事,而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通过描述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来表现一个时代女性的悲剧,采用的是一种非传统的第三人称的叙述手法,理智而又客观,仿佛就像是我们看着这些事情一幕幕的发生一样。小说的开头首先写的是爱米丽的葬礼,然后结尾又回到她的死亡,首尾衔接天衣无缝,中间写的几件事情虽然时序混乱、来回颠倒,但却悬念迭出,给读者一种越接近结尾越想要揭开真相的纱幕的紧迫感。
小说的结局是令人惊讶、震撼的,也是令人毛骨悚然的。读完这篇小说,我一直在思考,该是多么浓烈、多么病态的爱与恨,才能让一个女人甘愿花四十多年的时间画地为牢,只守着一具尸体。或许是因为曾经不顾一切地全力地追求过,差一点就要实现了,但最终却还是被无情抛弃,这样的巨大落差使爱米丽本就长期压抑的内心崩溃了,“她的内心永远失去宁静,精神上永远背上一个巨大的包袱”,她的心理最终变得扭曲畸形。
我想,一篇久负盛名的小说肯定有它值得挖掘与思考的独特文化内涵。于是我反复阅读、品味这篇小说,前前后后读了七八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与体会。在我看来,这篇小说最精彩之处就在于它的背后隐藏着的那些象征性的意义。小说虽然篇幅短小,但在这部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且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出来的意味和情感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我将这些象征意象大致分为故事背景的象征、人物的象征、物的象征这三类。
1.故事背景的象征
在小说开头的时候,就有这么一段话:“那是一幢过去漆成白色的四方形大木屋,坐落在当年一条最考究的街道上,还装点着有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风格的圆形屋顶、尖塔和涡形花纹的阳台,带有浓厚的轻盈气息,可是汽车间和轧棉机之类的东西侵犯了这一带庄严的名字,把它们涂抹的一干二净。只有爱米丽小姐的屋子岿然独存,四周簇拥着棉花车和汽油泵。房子虽已破败,却还是桀骜不驯、装模作样,真是丑中之丑。”这段话表面上看是爱米丽的屋子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但实际象征的却是南方传统守旧的文化思想与北方新兴工业文明思想的冲突与对抗,作者以爱米丽的屋子来象征南方守旧贵族阶级,而以汽车、棉花车这种新兴工业来代表当时北方新兴资产阶级,这实质上就象征着新旧思想的相互矛盾和新旧生活方式的冲突。
2.人物的象征
(1)主人公爱米丽。在爱米丽的身上,有着多重复杂的象征意义。首先,爱米丽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南方贵族家庭,她象征的是南方的旧传统、旧观念。在开篇中提到:“爱米丽·格里尔生小姐过世了,全镇的人都去送丧:男子们是出于敬慕之情,因为一座纪念碑倒下了。”这句话中的“纪念碑倒下”就意味着以爱米丽等人为代表的南方旧制度旧观念的坍塌,是一种社会新旧思想与制度的交替,新制度取代旧制度是必然趋势。
其次,爱米丽从小都一直生活在父亲严厉的管束下,文中有提到:“她父亲赶走了所有的青年男子。”因此,爱米丽年近三十岁时,还没有婚配。等她父亲去世后,她释放了多年来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感,认识了来自北方的建筑工头荷默·伯隆,并迅速与他坠入爱河。即使知道跟北方人在一起会受到多少阻碍,即使镇上人在背后议论纷纷,即使牧师、近亲都不赞成,但爱米丽却仍在一片反对声中勇敢地坚持着,丝毫没有退步。在这里,艾米丽象征着当时勇于冲破社会世俗的束缚与枷锁,奋力无惧的追求着爱情的伟大女性形象。而当荷默·伯隆最终还是抛弃爱米丽时,爱米丽并没有伤心欲绝,而是用砒霜把他毒死了,并将他的尸体放在自己屋子里,守着尸体一起过了四十多年直到死亡。在这里,爱米丽象征着一个当时女性想要挣脱束缚却越缚越紧,最后终于绝望向现实妥协的人物形象。
最后,我们在文中可以看到,当代表团去爱米丽家中劝说她缴纳税款时,爱米丽只是冷酷且不近人情地重复着同一句话:“我在杰弗生无税可交。”且不承认政府当局的司法长官,只认已经死了近十年的前任镇长说所的话;另外当全镇都实行免费邮递制度之后,只有艾米丽拒绝在她门口钉上金属门牌号和附设邮件箱。从以上两处我们明显可以看出,爱米丽已经彻底决心与现代进步社会相隔绝,只守着曾经的旧的制度与观念,这里我们说爱米丽象征的是旧的传统制度与道德观念的牺牲品,是一个典型的悲剧性人物。
(2)爱米丽的父亲。小说中关于爱米丽的父亲的笔墨并不是很多,唯一能体现其性格形象的便是这段话:“身段苗条、穿着白衣的艾米丽小姐立在背后,她父亲叉开双脚的侧影在前面,背对爱米丽,手执一根马鞭,一扇向后开的前门恰好嵌住了他们俩的身影。”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是一位严厉凶恶的父亲,确实事实也是如此,他十分严厉地管束着爱米丽,干涉她的一切,自认格里尔生家族身份高贵,所以赶走了所有对爱米丽有好感的青年。因此,我们说爱米丽的父亲象征着一个典型的拥护旧传统旧观念的有着强烈阶级歧视的腐朽思想者。
(3)主人公的爱人荷默·伯隆。这是一位来自北方的建筑工头,他象征的是北方新崛起的工业资产阶级文明,他来到这个小镇上,铺设人行道,将北方工业文明的知识与技能带来南方,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新制度新文明与旧制度旧文明的碰撞。而且没过多久,他全镇的人都认识了,站的地方都是人群的中心,而且还让爱米丽爱上了他,这也象征了北方新制度新文明取代南方旧制度旧文明的必然趋势。
3.物的象征(玫瑰)
小说的标题是《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玫瑰花在西方观念中象征着美好与浪漫的爱情,但读完小说我们可以发现爱米丽这一生却没有得到真正的爱情。通篇小说中只一处提到了玫瑰,他写道:“这间布置得像新房的屋子,仿佛到处都笼罩着墓室一般的淡淡的阴惨惨的氛围:败了色的玫瑰色窗帘,玫瑰色的顶罩,梳妆台。”这是一段对爱米丽和荷默·伯隆新房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在四十多年前,这间房子也许是很美很温馨的,它有玫瑰色的窗帘、顶罩与梳妆台,一切都呈现出浪漫幸福的样子。但是,最终它却变得像墓室一样的阴森凄凉,曾经那么美的玫瑰色窗帘、顶罩最终也都败了色,这也象征着爱米丽曾经也尽力追寻过那份美好的爱情,但最终还是求而不得,走向悲惨的结局。
虽然爱米丽一生都没有得到她真正想要的如玫瑰花般的爱情,但小说却以《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为题,既是表达作者对主人公爱米丽悲惨一生的深切同情,也是对爱米丽的一种致敬,致敬她曾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而勇敢努力过,与世俗抗争过,即使最后仍是一个悲剧,但至少她奋力追寻过,这样的她就是值得钦佩的,所以福克纳想献给她一朵玫瑰花。
我想,我们的人生至少也应该这样一次:尽全力去追求那份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是理想,或是爱情,不要畏惧别人的看法,也别太在意失败了会怎样,败了又如何,只要真的努力过、付出过,即使最终依旧失败,那也是败的漂亮、败的无悔。要记住,比失败更失败的是一开始就没有面对失败的勇气。
最后,祝愿我们都能幸运地找到生命里最弥足珍贵的那朵玫瑰花。
描述玫瑰的现代散文随笔:菊花开了,玫瑰花红了
时间到了吧?一群黑乎乎的手,在抚摸。
就象爬上屋檐上的鸟,下不来,也飞不走。
我的心狂跳不已,这不是什么时间表,而是出格的想。
我好象听到你羞涩的呢喃和呻吟时的呐喊,就象我索性的站起来。
又被黑黑的夜给压了回去。
我真想在黎明开拔,却被黄昏挡住了道路。我很沮丧,也很彷徨。我爱的人就象明月挂在窗前,可我就是够不到。是那么的活灵活现,就象看到你在我窗前徘徊,就是忽隐忽现,好悬疑,也很无奈。
我象菩萨祈祷,一双手,两条腿,展开的是人梦,双手合一,就是祈祷。我幻想着你菩萨美丽的显灵,打坐在莲花盘里,颀长的腰身,纤细的玉指,手捧着莲花,好美,好俊。
秘密是暗处的花朵,我说过:“没有秘密的爱是暗淡”,我不想这样。
我幻想着那些美丽在开着,开过得是那么的美丽,就象我在千里迢迢,历经千难万险找到你,我绝不能把你丢弃一样。
我不敢松开手,怕相思的鞭子变软,我在极力摇晃,怕一经变软了,就会谢幕,到那时我连想你的余地都没有,只有在幕后,收拾败下的残局。
我真的不想这样,我真想保持那美丽的爱,可是我象在这夜里被你彻底的征服,象一个服服帖帖的小男人,连滚带爬在为你做事。
我是第一次这样的为你,在你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爬出了窗子在偷窥。你象萎缩在我的床沿下,听我叫唤的动静,一声比一声急促。
外面的雨下起来了,雷也敲起来。你有些惊慌失措,就想跑出去躲雨。可是我象狮子一样把你咬住,你逃脱不出我的手掌心。
从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你是最美丽的。不是我在做这项工作之前,你有些不理解,可是从小到大你是我最爱的人,我只是把它深埋在心底,不敢和别人讲。可是你就象一朵美丽的玫瑰花,越长越漂亮,我实在忍受不了你的美,就把我的心思毫不保留的给了你。
我最后一次,看到你那双痴情的眼睛,就象我给你的,你不愿说出的秘密。房间的门,始终是打开着的,卧室的门,被你关得严严,我和你始终保持初恋,保持着那种关系。你不在的时候,我在黑夜里想你,自己打开卧室的门,就象把你大敞四开似的,你的芳香浓浓的飘在我的梦里。
给你买了那款手机,你也不给我打电话,给你发信息,你也不回,你就象从人间蒸发掉一样,我彻底被你心伤。
你象随着风一起来,香味在屋子里飘。我此时真的象在深情的抱着你,在梦里一起睡。可是想保存下来的东西,就是保存不下来,我象护着梦一样的护着,但梦清醒后,我就好无聊也很沮丧。
我小心翼翼,害怕别人谈起你。只说,我想露珠了。就象在早晨水晶晶,晚上亮晶莹。就象我赤脚走在晚上的田野上,露珠串串,吻着我的小脚丫。
天亮了,一个糟糕的早晨,还没等我收拾好,黎明就扑了进来,把所有的黑暗收敛。我模仿着你的样子,从屋里走出来,在我一转身时,一只小鸟也展开翅膀,飞了起来。我精神恍惚的看着,想到了天亮,我那蠢蠢欲动的,怕被鸟啄食。
我知道你的名字的同时,也知道了你的美丽。宛如那白色卵形的叶瓣,让我无法入眠。我用手轻捻着你,那暗香浮动的美,让我一次次撕心裂肺的想。我找到了,可以拥有的东西。
二、不要歧视别人***作文***800
现在,我们生活的世界,可谓是等级分化悬殊。有的富人,生活极其奢侈,整天总想着吃喝玩乐,花钱买房买车。而穷人,能吃上三顿饭已经不错了,更有的只能靠乞讨为生。现在这个社会富人歧视穷人,尊卑之分明,报纸上总在谈论人人平等,让富人捐钱,但捐钱者不多。原因在于这个社会上的人等级分化,导致歧视,导致人人不平等。而这种歧视,不平等,在二战中也有充分体现。
二战爆发后,纳粹对犹太人实施了惨绝人寰的种族灭绝政策。犹太人不顾一切逃到美国、南美洲等地,可是还有些没有逃掉的,这些人大都惨遭毒手,死在集中营中。纳粹政策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当时被纳粹歧视的犹太人,这样残酷、血腥的悲剧,我们能在安妮日记中体会一二。
安妮‧弗兰克生于德国,后来举家搬到荷兰居住,由于安妮是犹太人,被纳粹关入集中不幸病死,命运十分悲惨。安妮的父亲弗兰克在欧洲有一个很大的商店,安妮家的生活曾经很富裕,安妮度过了衣食无忧的童年。但在1933年希特勒掌权后,开始在全德国范围内肆意残害犹太人,犹太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纷纷收拾行囊离开德国,来到美国或别国。弗兰克一家在1940年,安妮11岁时搬到了中立国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弗兰克杰出的运营手段轻易的在荷兰赚到了很多钱,但是随着二战的爆发,纳粹占领了中立国荷兰,并命令搜捕全荷兰的犹太人。弗兰克这才如梦初醒,欧洲已经被希特勒掌控,逃到美国已成泡影。于是弗兰克一家就在一所隐秘的房子里过上了夜猫子的生活。这对于花季少女安妮来说,这种生活太残酷了,生活了无生趣,偶尔安妮会把窗帘打开,看一看那曾经快乐繁忙的世界,愉快的学校生活,互助互爱的同学们,生机盎然的街道近在咫尺,但她却要郁闷的度过每一天,快乐的往事,追求自由,人人平等的心声,安妮把这些内容忠实的写在日记本了。这位悲惨少女的日记令读者动容,讲诉了一个女孩子的生活及她的梦想如何被歧视、不平等的扯碎。
安妮是多么向外自由、平等、博爱的生活啊!她这种遭遇充分体现出了纳粹对她的迫害,以及对新时代的不要歧视,人人平等的美好憧憬。在此,我也要再次用我的日记来呼吁,让这个世界不要歧视,人人平等。
不要歧视我碧玉
近几年大量的碧玉流向市场,很多人对于碧玉的印象是停留在形制宽厚,色泽暗沉的手镯上面,不懂行的人还会拿碧玉和翡翠做比较,结果比较下来就是碧玉太Low,不值一提~
殊不知,每一种玉石/宝石的发起与流行都有一定道理,总有它们美的一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喜好判断未免有些浅薄,今天我们便聊一聊碧玉~
碧玉是和田玉里的一个品种,在我国以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玛钠斯县出产量最大,所以碧玉又称“玛钠斯玉”。
产地、颜色、质感
新疆、加拿大、新西兰、俄罗斯
半透明呈菠菜绿色,颜色和结构不甚均一,细看里面有自然形成的条纹和黑点,精光内敛。碧玉的质地细腻如墨绿色凝脂,很少有瑕疵,有油脂或蜡状光泽,具滑感。
区别
我们比较熟悉的是新疆碧玉和俄罗斯碧玉
两者的区别在哪里?
俄碧或青海碧:颜色非常碧绿,光下看很通透,有条纹,有色差,无黑点;俄碧性干、颜色漂亮,多数有糖;俄料碧玉一般在透光条件下,可见其内部呈毛颤状结构,而和田碧玉内部结构紧密,且颗粒细小,肉眼难以观察清楚。
新疆和田碧玉:油润、厚重,多数有黑点;且玛钠斯碧干燥,多数有石花。
鉴别小招:和田碧玉密度极高,因而水滴上之后会呈露珠状维持一段时间。如果水珠很快流淌消失的,一般是赝品。
品质优良的碧玉自有其独特的韵味,如果翡翠的绿是少女般清扬或***般优雅,那碧玉的碧便是岁月沉淀后的内敛与怡然,不张扬不浮躁。
碧玉山子摆件,18世纪
碧玉云龙洗,18世纪
碧玉宝象,18-19世纪
不要人云亦云,
不要随意轻视,
碧玉也可以很美~
- END-
成为真正的宝石达人
从关注【任进公众号】开始~
周一阅读【宝石汇】
美丽的宝石那么多
除了买买买
你还需要知道更多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相关书籍
精选内容传送门
微信ID:RJ-studio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任进”公众号
珠宝玉石|首饰设计|流行时尚|智能制造
关于爱不歧视的作文⑴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④比喻论证比喻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公平歧视”作文800人生中最让人痛心疾首难以忍受的不是贫穷痛苦,不是失魂落魄,而是歧视。
这使我想起2007年的冬天,我与一名尖子生同时迟到,某位老师热情地关照尖子生不要因学习而累坏了身体,却反过来嘲笑我早上睡懒觉。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要苦读三至四小时,次年的期末考试我取得了好成绩,还被评为“三好学生'.一个人是否坚强,关键就在于他能否忍受外界的种种压力,这些压力常常包含着歧视。
歧视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它既易使一个人的信念全无,也常常能够激起心灵深处最坚强的力量!它是块练金石,很美丽也很残酷。
如果你想学业有成,就必须艰难地忍受别人甩给你的有意或无意的歧视。
几个月以前,一家刊物的编辑嘲讽我说:你的水平远达不到我刊物文章的水平。
”他甚至还说:"只要我编刊物,就不会出现你的文章》”那么就请大家记住我的名字,我的名字迟早有一天会出现在那本刊物上。
金钱我们可以不要,五彩缤纷的荣誉我们可以拒绝,唯有尊严不可丢。
人的一生中,拥有尊严就必须同歧视做殊死决斗。
因此,让我们珍惜曾遭受或至今遭受的歧视,把它当作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一处风景,然后用拼搏铸成沉重成重的斧头,把歧视砸碎。
这个过程很艰难,也非常漫长,但如果缺乏这样的过程,你的人生将豪无价值,你的生活将豪无质量。
因此,于其实作斗争吧,以坚强笃定的心志和信念去冲破这个难关。
现在我已经初三了,难免在学习上或工作上会有意无意听到一些歧视的话,但这不要紧,把它化作自己前进的力量就行了。
...
帮忙想下思路写一个800多字的作文关于“歧视”的。主要表达出来...
可以写有关清洁工的。
现在这社会,多少人看不起他们,可是他们却兢兢业业,创造美丽生活。
城市美容师清洁工人,城市美容师。
在人们眼中,她们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
每天,她们弯腰扫地、清理垃圾的情景在繁华的都市里随处可见。
但是,有人歧视,有人敬佩。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爸爸骑摩托车带我到学校篮球,我打球累得大汉淋漓,湿漉漉的衣服紧紧地贴在皮肤上。
当爸爸载着我返回时,已经是夜幕降临了。
大街上,灯火通明,车水马龙。
爸爸驾车行驶到幼儿园附近时,我发现,有一位身穿工作服,正默默无闻地打扫街道的清洁工人。
她一手握着扫把,一手拿着簸箕,一丝不苟的打扫着,原本肮脏的路面变得干干净净。
突然,一位青年人大摇大摆地走过来,随手把一个易拉罐一甩,不偏不倚扔到了明净的路面上,跳到了花坛边。
清洁工人闻声向后转,看了看,无可奈何的摇摇头,往回走,继续扫。
对此,我心为之一颤:为什么路面扫了有扫,总不干净?为什么清洁工的工作这么繁重?为什么她迟迟无法回家?如若没有那个年轻人的举止,我们的城市不就更美吗?此时,望着清洁工人的背影,他们伟大与无私,把我折服了。
他们那种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可望不可及的。
清洁工人起早贪黑,辛勤地工作,真了不起!顿时,我对清洁工人的敬佩油然而生,原先的“歧视”已无影无踪。
“城市的美容师,您好!”我从心底赞叹着。
清洁工人,城市美容师。
在人们眼中,她们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
每天,她们弯腰扫地、清理垃圾的情景在繁华的都市里随处可见。
但是,有人歧视,有人敬佩。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爸爸骑摩托车带我到学校篮球,我打球累得大汉淋漓,湿漉漉的衣服紧紧地贴在皮肤上。
当爸爸载着我返回时,已经是夜幕降临了。
大街上,灯火通明,车水马龙。
爸爸驾车行驶到幼儿园附近时,我发现,有一位身穿工作服,正默默无闻地打扫街道的清洁工人。
她一手握着扫把,一手拿着簸箕,一丝不苟的打扫着,原本肮脏的路面变得干干净净。
突然,一位青年人大摇大摆地走过来,随手把一个易拉罐一甩,不偏不倚扔到了明净的路面上,跳到了花坛边。
清洁工人闻声向后转,看了看,无可奈何的摇摇头,往回走,继续扫。
对此,我心为之一颤:为什么路面扫了有扫,总不干净?为什么清洁工的工作这么繁重?为什么她迟迟无法回家?如若没有那个年轻人的举止,我们的城市不就更美吗?此时,望着清洁工人的背影,他们伟大与无私,把我折服了。
他们那种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可望不可及的。
清洁工人起早贪黑,辛勤地工作,真了不起!顿时,我对清洁工人的敬佩油然而生,原先的“歧视”已无影无踪。
“城市的美容师,您好!”我从心底赞叹着。
关于我反对校园歧视的作文人生中最让人痛心疾首难以忍受的不是贫穷痛苦,不是失魂落魄,而是歧视。
这使我想起2007年的冬天,我与一名尖子生同时迟到,某位老师热情地关照尖子生不要因学习而累坏了身体,却反过来嘲笑我早上睡懒觉。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要苦读三至四小时,次年的期末考试我取得了好成绩,还被评为“三好学生'.一个人是否坚强,关键就在于他能否忍受外界的种种压力,这些压力常常包含着歧视。
歧视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它既易使一个人的信念全无,也常常能够激起心灵深处最坚强的力量!它是块练金石,很美丽
我不再歧视扫路人作文我不再歧视扫路人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县城,那车水马龙的道路总是有着一些忙碌的身影,那就是我们的城市美容师--清洁工。
她们穿着橘红色的工作服,戴着略带一些灰的大口罩,一双手被那厚厚的脏兮兮的手套紧紧的包裹着,拿着一把又长又大的竹扫帚,一遍一遍的,不厌其烦的清扫着落?夯页镜穆访嫔稀?醇?桓隼???拖窨醇?苏浔σ话悖?么蟠蟮闹裆ㄖ悖?阉?虢?俗约旱墓樗?-垃圾车。
在小的时候,我一不认真学习,妈妈就恐吓我:"你要再不好好学习,长大就去当扫大街的!”因此,儿时的我就有了一种潜意识:清洁工是一个卑微并人人歧视的工作。
走在大街上,只要一看见清洁工我就会远远的绕道而行,总怕她会突然走到我的身边,把满身的‘‘脏气’'和灰尘传给我。
和姐姐一起逛街,我就有意识的把垃圾随手扔在地上走远后再扭过头来,看着那团橘红色发现宝物后再把它请进垃圾箱,待她走后,我们再返回原地,再丢一些垃圾,走一些路再停下看着她不厌其烦的扫着。
说实话,现在想起来还真有些愧疚呢。
不过,那毕竟是小时候无知的想法、做法,现在,我不仅不歧视清洁工,还有些认为这是一种高尚的职业。
那得从一篇作文说起。
10岁那年,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小学生作文,里面有一篇叫做《爸爸,我崇拜你!》。
这篇作文作者的爸爸是一个清洁工,他起早贪黑的工作,却遭到了许多白眼,但他并不讨厌自己的工作,并喜欢做城市美容师,这篇文章让我受益匪浅,原来,清洁工也是一种崇高的工作呀!过去矮小清洁工的形象在我心里一下明亮、高大起来,他们为了城市的环境良好,不顾肮脏,每天打扫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他们宛如一团团橘红色的火焰,奔走在整个城市里。
啊!城市离不开美容师!清洁工是伟大的!清洁工是高尚的!
面对别人歧视的眼光作文面对别人歧视的眼光由于每个人一生出来都有着很多的差异,身高、智力、家庭环境等等。
可这些差异不能成为你对别人歧视原因。
被人歧视的更不要自卑,自己看不起自己。
要相信自己,使别人对自己另眼相待。
这些话都是从我一位小学同学那里学到的。
她是一位残疾人,家庭环境也不好。
父母只靠捡破烂的钱来维持一家五口人的生活费。
可是她很懂事,一有空就去帮她妈妈做事。
但是在学校就常被人欺负,说她是个“废人”,她每天都是受着这样的侮辱来上课的。
有一次,我走过去问她,“你每天都被他们这样骂,你还来上学?”她就笑着对我说:“因为我喜欢读书。
”“怪不得她成绩那么好了。
”我心理默默地想。
“他们怎么说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是怎么看待自己的,我妈妈常常教我不要放弃自己,努力学习,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到那时候,别人就不会再用歧视的眼光看待你,你将会成为所有残疾人士的骄傲。
”她说的每一句话我都在我心理刻上了,永远都不会忘记。
心里也感到特别愧疚,我的命运与她相比,我实在感到是太幸运了。
每天吃好的住好的,可就是没有想到父母是多么的辛苦,也没有珍惜上天赐给我这么好的待遇。
在此,我要向全世界的幸运者说:“好好珍惜你们的一切,你们不能辜负上天对你们的好,努力奋斗吧!”同时也要向不幸者说:“不要自卑,相信自己比别人做的更好,也不要埋怨,这是上天给你们的一个考验。
”
以消除歧视为主题的800字作文展开全部如今,每家每户的电器越来越多了,难免会有坏的时候,可你知道哪些来为我们修电器的工人们被称为什么吗!没错,他们被那些瞧不起别人的人们叫做:“低等人。
”听妈妈说:“他们都是小时候学坏不学好,才变得如今这个样子。
”可你们想过吗,如果没有他们,你们家里的电器坏了谁来修,你们家的电闸跳了谁来修,你们家的下水道堵了谁来修……有一次,我正写作业,突然妈妈大声叫了一声:“哎呀,怎么又堵了!又得去叫修下水道的。
”“咚,咚,咚”修理工来了,妈妈开了门,轻蔑地对修理工说,“我家的下水道坏了,你看怎么修吧。
”于是,修理工一声没吭就修了起来……过了一回,我完了作业,想来看看热闹。
可没想到我一过来,妈妈就大声地说:“去,快去复习去,要不然以后没前途,也要来修下水道。
”刚说完,那个修理工先是愣了一小会,又哽咽了一下,就又开始默默地修下水道了。
一分钟后,下水道修好了。
妈妈正要掏钱,那个修理工就气汹汹地对妈妈说:“下水道修好了,这钱我不要了。
”我和妈妈还没缓过神来,就听“嘣”的一声,门被撞上了,那个修理工走了,神色显得是那么地无奈,眼神里似乎充满了仇恨,恨为什么别人都瞧我起他,都不拿正眼看他。
此时我也知道了他为什么不要这钱,因为他不要这种瞧不起别人的人的钱,这钱是肮脏的,拿了钱不会有任何的满足,反而只会在他的心中再划上一刀,让他再多一个伤口。
是啊,他们容易吗,辛辛苦苦为别人干活,到头来得到的只是一个无法愈合的伤口,我们为什么要瞧不起他们呢,难道就因为他们是为我们服务吗吗。
试想没有他们,又有谁会修理这些电器呢,又有谁会疏通下水道呢;试想没有他们,世界还可能是这么光明吗!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
消除歧视,人人有责!...
不要埋怨别人800字作文常听到某些同学议论自己多么不幸,抱怨上天不公平,虽然我们学生现在学习生活的确是够苦。
清晨,钟声把我们唤醒,匆匆忙忙往饭堂赶,然后奔向课室,脑际里出现的全是老师留给的作业、背书、迎接老师的检查。
但还听到同学抱怨命运的不济,对此多多少少会产生点同情与怜悯,但细细一想,实际上,很多时候,生活的多难、命运的多艰是由自己造成的。
上天给谁的幸运不会太多,但面对不佳的际遇,一时的坎坷,太多人都抱怨命运的不公,上天的捉弄,却很少有人能正视自己,问一问是否已将自己打磨成一块金子,一块熠熠生辉得足以让人一目了然的金子。
如果因为自己角色的卑微而否定自己的智慧,因自己的失败而放弃理想,有时甚至因为被歧视而意志消沉,为不被赏识而一蹶不振,是多么大的错误啊!面对失败,我们最最需要的是多一点耐心,多一份坚持。
也许,向前摸索一点点,就能触摸到成功的大门。
的确,尘世琐眉,红尘纷扰,总难免遭遇凄厉的狂风,淋漓的冷雨。
但是,这并不是苦难,而是恩赐。
正是上天对我们生命的打磨与锤炼。
因为,生命的初始就像一块璞玉,质朴而粗糙,没有光泽,需要我们细细地打磨,耐心地锤炼。
这样才能去粗存精,精益求精,显示出生命的厚重与光华。
当你一次又一次失败时,要想到自己还只不过是一颗石子,还不是一块金光闪闪的金子时,就永远不要抱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生命是美丽的,并且异常精彩。
面对不幸,面对潦倒,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应该不断捕捉生存智慧,承受苦难,直面打击,最终将自己打磨成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
要知道,上天永远是公平的。
等到有一天,你真正将自己打磨成一块熠熠生辉的金子时,那么任何人都掩不住你灿烂夺目的光辉!所以记住不要抱怨命运!
歧视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所谓歧视就是不平等看待,也就是偏见,偏见进一步就会发展为歧视。
每个人都有歧视他人的行为,不过表现在不同的领域里,表现程度也各不相同。
现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歧视的方法也分很多种: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地域歧视,分数歧视,特长歧视,血型歧视等等。
因为歧视,许多名族都四分五裂,白种人看不起黑种人,黄种人看不起白种人等等。
但是,回想一下,如果被歧视的人是我们,会怎么样?我们班就有一个人,同学们天天看不起他,遇到他就要绕道走,但他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他们也被人歧视,会是怎么样?我们本不应该歧视,因为他也是人,也是班级的一份子,也是我们的同学,他不应该遭到这样的待遇。
我的观点是:大家都是同学,珍爱友谊,远离歧视,让我们的班级继续快乐下去!
展开全部别再逼我学那些没有用的东西,我在学校学到的都是怎么暴力。
我是个好人,还是坏人就看我的成绩,老师没有一个人有分辨能力。
家长都被蒙蔽,越是带着干部的身份越****。
坐在第一排的孩子最势力,最后的一排兄弟最团结最仗义。
我不感兴趣哪个学校**重点,我只感兴趣哪个姑娘长的正点。
低年级的小耸不服就得揍丫两拳,让他知道想扛霸你得等我念完!我最亲切的数字是60,倒霉52只在cctv幸运,我最烦**期中期末考试不及格是因为老师丫对我歧视!我就是不想上学!!!**烦人。
我就是讨厌上学***蛋你甭管我初恋,还是早恋,我恋出恋爱经验,我愿意被妞骗。
说爱情影响学习,扯淡,我不是机器,我有我的生理需要。
感谢班花给我动力,让我能在破逼学校继续混下下去,我宁愿给我的女朋友买卫生巾,也不愿意花钱买根破铅笔。
我再怎么学美术,也画不出蒙娜丽莎,不如给我一罐喷漆我给学校涂鸦。
每次开完家长会我爸就变泰森,*行评语给我评的不是个*行。
我对不起学校对不起老师对不起我爸对不起我妈对不起这个对不起那个对不起我*我疯了,我上这破逼学好像对不起全世界,还得**每天早晨忙着抄作业。
说实话,教育制度真的特傻*,我未来是作家你考我数理化!这不是**义务教育我是义务上学,我不相信书呆子就能比我有出息!中考高考,考直了我的毛,不让我踢球却每天早晨一*(做早*),报告,我每天上课迟到,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我睡觉。
你甭跟我看人家学习有多好,在另外的方面他就是个草包。
我有我的理想,你应该给我尊重,那破逼试卷子决定不了我的人生!。
我恨不得能被所有的学校开除,我只是想学到我想要的东西,我会比你更早的走出那个学校,但是最后看看咱们谁的路是对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不要歧视别人作文 800
三、鲁迅被侮辱受歧视的故事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过去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但现在他家穷了下来,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对他心灵的打击也太大了,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待物的:对有钱有势的人是一种态度,对无钱无势的人又是另一种态度。多年之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划船,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自然、真诚单纯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友”,假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的。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措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著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
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
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和感情不但为当时大多数的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个时期,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昏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的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他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文章,《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之后,鲁迅连续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后来编入《呐喊》《彷徨》两个短篇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
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陈士成、祥林嫂、爱姑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但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
鲁迅对权势者和伪君子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孔乙己》中的丁举人、《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长明灯》中的郭老娃、《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这样一些权势者的形象。他们有权有势,但对他人的命运却没有真诚的关心,对社会的进步没有丝毫的热情,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自私、虚伪、冷酷,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则是一些假道学、伪君子,他们口口声声说是关心社会的道德,实际上他们自己都是毫无道德心的人。
鲁迅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读鲁迅的小说,时时有一种“发现的喜悦”。画面是普通的画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却在这么普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随时都能注意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觉察到平时觉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使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在青年时期,我们涉世不深,北方的中小学生对故事中所描写的鲁镇等江南水乡、三味书屋等风土人情还不够熟悉,对人生还没有更多的亲身体验,鲁迅小说是作为一个整体进入我们的感觉世界的,但在我们感觉到的人物和画面中到底潜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我们还不可能尽数感觉到,随着我们社会经验的增加和人生体验的深化,这些人物和画面的内涵就会不断从中生发出来。为了揭示不同生活画面和不同人物命运的不同的意义,鲁迅的小说结构是多变的,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不同,《孔乙己》与《白光》不同,《故乡》与《祝福》不同,《孤独者》与《伤逝》不同。不仅结构样式不同,音调节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么的单纯而又冷峻,《伤逝》则那么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鲁迅的小说是小说,也是诗,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前者出版于1928年,后者出版于1927年。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这些散文,把抒情、叙述、议论结合在一起,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净细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诗则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过这种奇特的艺术手段传达出来。鲁迅的艺术创造力是惊人的。
最充分体现鲁迅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还应该首推他的杂文。“杂文”古已有之,在外国散文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例证,但只有到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到了鲁迅的手中,“杂文”“是匕首、是投枪”,这种文体才表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潜力。鲁迅的杂文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史诗”,它不但记录了鲁迅一生战斗的业绩,同时也记录了鲁迅那个时代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当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要创造适应于中国现代发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时,遇到的是从各种不同的阶层,各种不同的人物,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的诬蔑和攻击。鲁迅的杂文就是在这种没有固定不变的战线、没有固定不变的论敌的思想文化斗争中自然形成的。从五四起,鲁迅就开始用杂文的形式与反对新文化的各种不同的论调进行斗争,但那时他还是不自觉的。到了后来,有些人开始嘲笑他是一个“杂文家”,他才更明确地意识到“杂文”的力量,并且开始自觉地从事杂文的创作。鲁迅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它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从而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在旧文化、旧思想的荆棘丛莽中开辟出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够存在,能够发展,能够壮大。鲁迅一生写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5部杂文集。在这15部杂文集中,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其中有无情的揭露,有愤怒的控诉,有尖锐的批判,有辛辣的讽刺,有机智的幽默,有细致的分析,有果决的论断,有激情的抒发,有痛苦的呐喊,有亲切的鼓励,有热烈的赞颂,笔锋驰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它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鲁迅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鲁迅晚年还完成了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这部小说集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但它没有拘泥于原有的故事,而是加进了鲁迅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有些还采取了古今交融的写作手法,使古代人和现代人发生直接的对话。鲁迅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我们能够通过对现实人物的感受和理解,还古代人物一个鲜活真实的面貌,也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地感受和了解某些现实人物的真实面目。通过《故事新编》中的小说,鲁迅实际重构了中国的文化史,揭示了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也重塑了那些被中国封建文人圣化了的历史人物的形象。《补天》可以被认为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创世纪”,在鲁迅的观念中,真正体现中华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圣先贤和帝王将相,而是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女娲,她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征;《奔月》写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剧,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类,但那些自私狭隘的世人并不想继承、发扬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实现自己自私狭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学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抛弃;《铸剑》表现的是被压迫者向压迫者复仇的主题;《理水》《非攻》歌颂了中国古代那些身体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式的人物。孔子、老子、庄子、伯夷、叔齐这些历史人物也在鲁迅的笔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爱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鲁迅的《故事新编》以荒诞的手法表现严肃的主题,创立了一种完全新型的历史小说的写法。
鲁迅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尖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热情支持青年学生的正义斗争,揭露段祺瑞执政府镇压学生运动、制造“三一八”惨案的罪恶行径,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后期,他反对国民党政府对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的血腥镇压,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一系列充满义勇正气的文章。“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