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下饭的散文作品,爸爸那双严厉的眼睛散文

htry5hjF7412024-04-07 01:30:02

一、想念家乡的抒情散文作品

想起家乡,我就静静地思念家乡。家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而又上好的美味佳肴,诱惑远方的游子不得不去品尝。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供大家欣赏。

:想念家乡的美食,思念故乡的亲人

飘雪了,这座城市一瞬间就铺天盖地的映满了白色,白色的树,白色的栏杆,白色的街道,天桥下来来往往的人群和川流不息的车辆顶着白色的大雪匆匆前行。我端著一杯冒着热气的白开水站在窗前,任思念如风一般飘向远处。

这样飘雪的日子,故乡应该也是一片洁白。雪花飘舞,门前那棵大槐树上应该落满了雪花,隔壁邻居家看门的大黄狗应该也懒得出窝,只探著脑袋,坚起尖尖的耳朵听着门外的动静。家里温暖的炉火旁母亲是炒好了臊子在做臊子面,还是奶奶端著漏勺在做浆水漏鱼,或者是三娘正细细的剁著辣椒准备做辣子豆瓣酱。恍若一瞬间,故乡的美味穿越了时光和距离,在飘雪记忆深处不断诱惑着我。顿时,一股浓浓的思乡之情漫上了心头。

浆水漏鱼是家乡的传统小吃,也是家乡人们深爱的美味。所谓浆水,是用包菜、芹菜、苦苣等为原料,在沸水里烫过后,拌以少量面粉,加温水,酵母发酵而成的。而漏鱼又是用荞面、玉米面、大豆淀粉等溶水,倒入开水锅中煮成糊状,用漏勺滴珠,浸入冷水,呈小鱼状放在冷水里浸泡做成的。正宗的浆水漏鱼,浆水要喷香,漏鱼要光滑,而奶奶做的漏鱼才是真正的纯正。

奶奶一生清贫节俭,吃不惯大鱼大肉,最爱吃也最会做的美食莫过于浆水漏鱼。记忆里酷暑难耐的夏季,吃太多油腻的冬天,来一碗奶奶做的浆水漏鱼是最舒服的享受。每次做浆水漏鱼,奶奶都会先用小葱辣椒把浆水炝的香味扑鼻,舀出来放在案板上冷却,然后开始准备漏鱼。奶奶将玉米面一点点倒在开水锅里煮成糊状,边煮要便搅动,开水锅中的面糊既不能太粘也不能太稀,不然做的漏鱼不光滑。等面糊煮好,奶奶便开始滴漏鱼,要用勺子压着漏勺慢慢往下滴,漏勺滴珠时的力度也要把握到恰到好处,一颗颗漏鱼滴到冷水盆里成小鱼状以后,便可以浇上浆水汤汁开吃了。吃的时候可以随自己口味加上食盐、腌韭菜、油泼辣子,奶奶做的浆水漏鱼就算什么都不加也是最好吃的,总是将儿时的自己吃到撑著走不动。

故乡的臊子面又叫大卤面,是故乡人们喜爱的家常吃食。臊子面分为荤臊子面和素臊子面,做时先用芹菜、木耳、黄花、豆腐干、大肉、丸子、夹板肉切大块或大片,不带汤炒成臊子,浇上稠糊状芡汁。再用麦粉扯面条,面宽两厘米以上,煮熟面条,捞入大碗中,浇上臊子,调入油泼辣子、醋、盐等佐料即成荤臊子面。臊子中不放肉则为素大卤面。故乡的臊子面特点是面宽、臊子大、碗大、臊子稠,与面条紧紧粘在一起,味美可口,充分体现了西北人粗犷豪放的性格。而母亲做的臊子面因为加入了自创的食材,味道更是鲜美可口。

母亲辛勤坚强,从不与人是非,总是努力的将最好的给我们,而臊子面更是满足了自己儿时对美味最初的想象。记忆里放学的黄昏,玩累回家的午后,总是能吃到一碗冒着鲜香的臊子面。做臊子面时,母亲会提前泡好木耳和黄花,然后将家里过年储存的肉放在锅里化开晾凉,切成薄薄的肉片,再切好田里捡来的野菜,土豆,胡萝卜,豆腐,红辣椒和姜丝,就可以下锅做浇头了。各种食材炒出香味加上热水以后,母亲就开始做漂菜,所谓顾名思义,就是漂在汤面表面的菜。臊子面里的漂菜也很有讲究。基本都是半成品或者易熟的食材。直接浇汤烫烫就能***的。比如“煎蛋皮、还有韭菜或者蒜苗切末”。浇头做好以后,母亲就开始扯面条,扯面煮熟,捞人大碗中,浇上臊子,就可以吃了。母亲做的臊子面面条劲道,浇头鲜美,吃一碗唇齿生香,让如今在异乡漂泊的自己总是止不住回味。

故乡的辣子豆瓣酱是人们饭桌上不可缺少的佐食小菜,每到秋末冬初,辣椒成熟的季节,家家户户都会炒上一盆盆辣子豆瓣酱下饭。故乡的女人们最会炒辣子豆瓣酱,因个人口味和技巧不同,炒出的辣子豆瓣酱也是风格各异。但无论如何,一盆做好的豆瓣酱会陪伴故乡人们度过蔬菜困缺的整个漫长冬季,成为冬季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下饭小菜。三娘做的辣子豆瓣酱味道香辣,总是让人回忆不止。

三娘贤惠安静,家里收拾的永远是最干净的,做的辣子豆瓣酱更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辣椒收获的季节,三娘总是会早早摘上一捧自己栽种的红辣椒,细细的挑拣洗刷干净晒在太阳下。然后买来花生米,准备好花椒等其他做辣子豆瓣酱的食材。便开始剁辣椒,三娘剁的辣椒最是细碎,炒出的味道更是香味扑鼻。真的是又辣又香又好吃,沾著饼子馒头吃一口总是回味无穷。上大学开学离家时,三娘就会炒出一罐辣子豆瓣酱装到我的行李里。拿到学校时,同学们总是争抢著吃,记得有南方的同学夸赞说这是她吃过最好吃的辣子豆瓣酱。如今,每次看到超市里摆放的辣子酱总会买回去尝一尝,却永远比不上三娘做的辣子豆瓣酱。

窗外,雪已落了满地,身在这繁华大都市里,数着满街的高楼大厦,心里牵挂的却全是故乡,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粥一食。我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思念故乡的亲人,想念故乡的美食。

:想念家乡

小时候,一个人是不会有乡愁的。

如果没有远离过故乡,一个人也是不会有乡愁的。

就像那倾园倾圃的玫瑰花,枝上未着花蕾时,不会有划人的荆棘,不会有让人魂牵梦萦的幽香。

乡愁就是那冷艳的玫瑰花啊。只有成熟后花蕊怒放,才会散发恒久弥漫的芬芳,既使是零落为泥碾作尘,也会香如故!

直到有一天,我背上简单的行囊走出老屋的旧门,穿过竹叶铺盖的小径,趟过故乡那条美丽的小河,回首留恋地看看家门口蹲著的那条伴我童年的老黄狗,然后含泪转身。

从此我就没入了异乡的风沙,从此我就有了淡淡的乡愁。

许久无人居住的老屋渐渐风化,许久无人行走的小径渐渐消痕,老黄狗早已或野死山岗或成馋人口食,唯有那条清清的小河依然美丽。不管是风化的老屋,不管是消痕的小径,不管是灰飞烟灭的老黄狗,还是清波粼粼的那条小河,都成为我乡愁最好的载体。

时间愈长,乡愁愈浓。一如玫瑰花在春风春雨中潜滋暗长,那冷艳的幽香便无处不在了。

打拼奋斗,苦苦的挣扎溅满酸涩的乡愁。人情冷暖,无助的心灵浸润孤寂的乡愁。

被相爱的人伤害,伤口咕咕流出的是殷红的乡愁。生离死别之际,漫天的泪雨是丝丝溼淋淋的乡愁。

起风了,我枯黄色的乡愁飘飘落落。雪飞了,我白皑皑的乡愁铺天盖地。

在纸醉金迷的暧昧酒吧,端一杯透明的红酒,听萨克斯吹响凄婉的乡愁。独坐寓所狭窄的窗前,仰望天空云破月,俯视院角花弄影,任如水的乡愁挤满忧伤的窗棂。

展卷欲读,我的乡愁是红袖为我置砚添香的盈盈眸光。浅睡将醒,我的乡愁是佳人为我叠被铺床的纤纤玉手。

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枚窄窄的邮票,密密连线游子与母亲的血脉亲情;是一湾浅浅的海峡,阻隔不断浪客和祖国的历史传承;是一盘皎洁的明月,永远洒满炎黄儿女滚烫的心房。那一份挚诚的乡愁,就是太阳的四射光芒,千年万载也山高水长!

而我的乡愁,是原野里无边的小草,葳蕤葱郁,一岁枯荣凭春风;是茂林中长吟的清泉,涓涓媚媚,四季丰瘦由山雨;是夜幕上微小的星辰,闪闪烁烁,年年隐现任日月。这一掬静美的乡愁,只能是玫瑰的淡雅芳菲,岁岁年年在幽幽散发。

太阳光般的乡愁啊,闪射夺目光芒,浓烈醇醉。也许强焰会冲坏海外游子愁绪纷纷的心扉,但那样的乡愁是热烈美好的!

玫瑰花样的乡愁呢,散发幽幽芬芳,淡远朦胧。也许荆棘会划伤异乡异客凄凉哀婉的心房,但如此的乡愁同样是热烈美好的!

有乡愁的心境是滋补的土地,既使与生养的故园天遥地远,也会心存对故乡的拳拳依恋,心树就会盛开枝枝俏丽的玫瑰。纵然玫瑰的荆棘剌痛心叶,我们也要让流出的热血把乡愁的花蕊浇灌得更加惊艳,让乡愁的幽香愈加恒久弥远,游子异客的心境将会何其纯真美好,对母亲对祖国的情感将会何其地久天长!

有一份浅浅淡淡的乡愁,是美好的!

:怀念家乡的绿水

回忆过去,一些事已然忘却,一些事模糊不清,但记忆中乡下的片片绿水,和一个个与绿水有关的场景常常萦绕脑海,异常清晰,挥之不去。

清楚记得,儿时的乡下处处是绿水,河水碧绿碧绿的,塘水碧绿碧绿的,甚至秧田水渠里都是绿水。站在高处,片片绿水犹如镶嵌在大地上的宝石,晶莹剔透,阳光下闪著粼粼波光。地理常识告诉我,长江中下游水资源丰富,的确,儿时从不为饮水发愁,所有水塘的水都能喝,那时每家都备有水缸,清晨到水塘挑几担水,倒满水缸,保证一天的饮用。回到家,总要到水缸里舀一瓢水解渴,那水清凉、甘甜、方便,除非来客,极少喝开水。在野外更方便,口渴了,随便在哪个水塘甚至水沟,捧水就喝,不用担心不卫生。

处处的绿水,也给儿时的生活平添了些许乐趣,经常游泳就得益于处处是泳池,夏天的傍晚,小伙伴们会不约而同来到水塘边,赤条条地在清澈的水塘里玩耍、嬉闹,偶尔还用传统的“狗刨式”泳姿比上一回,不管输赢,但求开心。遇到水塘边有一棵大树或是一边稍高的塘埂,还会演示跳水,尽管跳水的姿势是清一色的脚先著水,没有任何附加动作,一份***,一份***。尽管出于安全考虑,游泳受到家长的很多约束,训斥甚至打骂,还是会想尽办法,偷偷去游,好像不这样就对不起那一塘塘绿水。

不知为什么,那时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鱼,哪怕在半山腰,水塘除了天然的雨水,就是从山坡上流下,也会有鱼。清澈的水面上一群一群的刁子鱼,争抢著飘落下的草虫,这时用竹竿系一根尼龙线,用大头针弯成一钩,钩上挂著饭粒、菜叶或者小蚂蚱,看到鱼游过来,把钩甩过去,就可钓到鱼,叫“刷刁子”;在秧田里也能捉到鱼,在春夏季节,特别是雨后,总有水从秧田水流到水塘,鱼会逆水而上,来到塘边的水田,当把进水口堵住,出水口用“捞子”挡着,待秧田里的水放完了,再去捉,有时能够捉到一水桶;家门口水塘塘埂大多用石头砌成,时不时到石头缝里也能捉鱼,尽管捉不到很多,也是一种乐趣。遍地绿水遍地鱼,是一种多么鲜活生动的画面,绿水给了大地以生机。

儿时的乡下生活,与绿水结下不解之缘,整天与绿水打着交道,即使冬天,绿水也是最要好的好朋友,冬天水塘常常结冰,有的年份冰还很厚,可以滑冰,哪怕经常摔跤,甚至摔的鼻青脸肿也乐此不疲;不能滑冰的时候,就把冰块拿起当冰棒吃,不是因为口渴,找一种吃冰棒的感受。

三十年过去了,偶尔回到乡下,那水还在,但颜色变了,不再是绿色,不再有清澈见底的水塘,没有那个水塘可以游泳,地表水是不能饮用的,吃水得打井,随处捉鱼已成为记忆。脑海里的画面在现实中已越来越模糊了,每次回乡,总有些失落,好像缺了点什么。

我不知道乡下的水质为什么也会这么快被严重污染,但我知道,水质的快速污染和我们所有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过量地使用化肥、农药,大量养殖场粪污的不规范处理,生活用水的无序排放等等,都是造成污染的原因,环境的好坏关乎每个人,同时也需要所有人的共同行动来改善。让我们共同努力,找回记忆中的绿水吧。

二、爸爸那双严厉的眼睛散文

爸爸那双严厉的眼睛散文

爸爸那双严厉的眼睛散文,关于爸爸这个词是许多人的一个遗憾,那么对于父亲这个情感每个人都是有不一样的味道的,那么根据父亲的角色有关的散文,下面介绍爸爸那双严厉的眼睛散文,一起了解一下吧。

爸爸那双严厉的眼睛散文1

上学时,阅读过朱自清的《背影》,当时颇受感动,萌发了写一篇爸爸的文章,以抒发儿子对爸爸的深情厚意,没想到一搁就是多年。

爸爸个高一米七八,穿着永远干净整齐。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爸爸仿佛是一座巍峨挺拔的高山,是那么高大魁梧、健壮结实,充满了活力。

爸爸的一生极其平凡又简单,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一辈子务农,平凡得就像乡村道上的一粒砂子,只懂得春种秋收、锄草施肥、喂牲口赶马车。可是,如果没有爸爸这样的农民,兢兢业业在田野奔波,那么社会的某段链条,必然会运转不灵,这正是农民平凡而又伟大的地方。

爸爸虽然是爷爷奶奶的老儿子,上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是家中的“老疙瘩”,但他一生中,吃过无数的苦,受过好多的罪。他只念了三年书,就辍学给别人放猪。为躲避战乱,又远走他乡,投奔亲戚。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村内一些人纷纷进城或者上苏家屯趁机“抢厂子”,个别人甚至被看护人用枪打死。爸爸却没有参与,还是死心塌地地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农民。从爷爷手里接过古老的工具,播种、铲趟、收割,养家糊口。那时候,靠天吃饭异常艰难,爸爸的日子不好过。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爸爸的履历简单,绝不是丰富多彩的。他一生从事农业,赶马车时间最长,接近40年。合作化前为自己家赶马车,之后是给生产队赶马车。由于读了点书,活计好,诚实正直,就当上了车马组长。重活、累活、脏活抢在前,上工去的早,收工回家晚,方圆几里地,颇受人尊重。

因为抗洪需要,修建浑河大堤。那时,按每户分段修筑堤坝,大堤高十多米,底下宽十多米。爸爸使用扁担、土篮子,起早贪黑,肩挑又湿又重的黑土,右肩挑肿了,又换成左肩,每天要往返几百次,行走五六十华里,干了一个多月,才把自己家分摊的堤段圆满竣工,奶奶十分心疼爸爸,怕担心累坏身子。

爸爸还有自己的一手“绝活儿”,鸡篓子坏了,自己编;炕席坏了,自己补;胶鞋坏了,自己粘;仓房漏雨,自己苫;盖帘坏了,自己穿;笤帚秃了,自己扎;井抽子坏了,自己整;套包子坏了,自己缝;自行车坏了,自己修。爸爸的各种“武艺”派上了用场,都是可以养家糊口的手艺。

爸爸勤劳持家,精打细算,从不铺张浪费,不追求奢华,不爱慕虚荣。从我记事起,爸爸经常进城卖菜、拉煤、拉种子,每天队里给出差补助7角钱,但爸爸只花一角八分钱,买一碗面条吃,从不点菜吃,更不喝酒。出差剩下的钱交给妈妈,贴补家里用。

从小到大,我一直觉得爸爸了不起,八口之家,全靠爸爸一个人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真是家中的顶梁柱。而每到年底分红时,因分值低、工分少,而得不到钱,甚至还要欠生产小队的。

爸爸对土地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是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无论是起垄、播种、滤籽、铲地、收割、打场、赶车、买牲口,各种农活不但拿得起,而且干得好。

比如:播种时,向地里撒种子,多少种子撒多少地,爸爸的手就是秤,种子从爸爸手里撒出去,那种子会均匀落下。不几天,地里就绣出绿色的地毯。再比如,打场扬场吧,爸爸趁着风向挥起木锹,粒粒粮食与瘪子就分开落下。有时风力小,爸爸也能将粮粒与瘪子分离出来,这在庄稼行当里算硬功夫。又如给菜地浇水就有讲究,中午气温高,不宜给给蔬菜地上水。下午4点以后,浇菜就特别适宜,既能保证蔬菜快速生长,又不易使蔬菜生虫和腐烂。

不要小看农活儿,那里面也有很多学问。什么农活儿,配置什么农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活儿做得好,取决于农具的使用方法或熟练程度。一个优秀的庄稼人,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木锹、筛子、耲耙、簸箕、耙子、犁杖、镐头、叉子、锄头、镰刀、连枷、赏朳、风车子等农具使得好,使用熟练,特得要领,农活儿才效率高,收成才有保障。

爸爸常说,人勤地不懒。舍得下功夫,庄稼就一定长得好。秋收时,爸爸脸上的每一条皱纹,笑出的都是骄傲。看得出,爸爸是把辛苦的农活,当成了自家的事业,去劳作、去享受。

我喜欢看爸爸做活时的情景,只见他张开粗糙而又灵巧的双手,或锄地,或背垄,或垛墙,或堆柴火垛,那富有节奏的'晃动着的身影,应该是劳动时最优雅的姿势。每每做完一样农活,父亲总是细细端详一番,那神情俨然是一位艺术家在欣赏自己的作品。几十年来,爸爸用他那心爱的工具,制造了无数的“艺术品。”

爸爸手上的老茧子又厚又硬,有的地方还裂着可怕的血口子,特别是冬天的时候,更是让人触目惊心。这是长久劳作,反复摩擦而生成的,是勤劳的象征,也是艰辛的劳动生活的证明。我曾见到爸爸在闲下来时,用剪子去铰手掌上的那些老茧子,一片一片的死肉皮,像雪花儿一样,纷纷掉落下来,我的心里总是一紧一紧的,是很沉重的,真有些担心那地方会淌出血来。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正是三年困难时期,爸爸利用上工前和收工后的时间,自己拿起镐头、铁锹,披星戴月上坟店、河岸开荒。开出一条条旱田地,收获了玉米、大豆,改善了自家粮食不足的困难。

爸爸待人友善,处事公道。他的爱心不但温暖着我,也温暖他人。李多礼是“文革”初期由北京被“遣送”回农村老家的“黑五类”,落户在我们生产队。不管家族近亲,还是小队其他人,基本都远离这个“黑五类”。但爸爸却没有这些偏见。每日里见面都打招呼,平时也说一些农家话,遇到他不懂不会的农活,爸爸还教他一些技巧。李多礼临死时叮嘱他的儿孙们:“什么时候,别忘了老家的六爷”(父亲大排老六)。

1973年冬天,爸爸独自赶马车进城,走到德胜大队弯路时,发现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从封口看出是一麻袋晒干的红辣椒。那时候,人民的生活还不富裕。爸爸等了一会儿见无人认领,就把这袋辣椒装上了车,没有产生丝毫诱惑,拉着进城,送到了铁西区的保工派出所。有人说爸爸傻,有人说爸爸“死脑筋”,交什么公?拿回家里,一冬吃不了。有人说不该交公家,给大伙分了,谁不谢谢你。有人说拿回来去赶集,能卖出很多钱。爸爸说“不是我的,坚决不要。”

对于缺油的汤菜,爸爸有办法,在吃饭前,把自己家栽植晒干的辣椒放在炉台上,当烤得胡里吧唧闻出一股浓辣香味时,趁热把它搓碎,放到汤菜里,再喝那汤时,味道就极不寻常了。直会把爸爸喝得热气腾腾,吃得头额冒汗,特别下饭。

爸爸言语不多,做事细心。我深深感到,爸爸爱我们远远胜过爱自己。驮我进城看耳朵,给我修理自行车,为自行车轮胎打气,帮我用绳子绑自行车,用车子运回大立柜,给我们送大酱,送酸菜,帮我上大队要房场,帮我购买旧房子,帮我挖菜窖,帮我端掉马蜂窝,帮我盖房子打更等,写着写着,潸然泪下。

1999年,我被单位任命机关办公室副主任,后当办公室主任,倍感幸福,爸爸绽开了舒心的笑脸,心生愉悦,凡是碰上熟人就夸我几句,炫耀一下自己,一副乐颤颤的样子。

操劳了一辈子的爸爸病倒了。病重之际,他说话很费劲了,却还紧紧地拉着我的手不肯放下,双眼直直地看着我。那目光柔柔的,脉脉的,缠缠绵绵,满是依恋不舍和某种期盼。那双青筋突暴的手,缀满了老年斑,我的心尖颤动了……为了儿孙们,爸爸献出了他所有的“营养”。爸爸就是种子,当他的儿孙们的绿叶成荫的时候,他枯竭了。

2015年10月8日,爸爸的生命之泉淌尽了,双眼闭上了,终年94岁。我曾经好长时间无法接受他老人家已经辞世的现实,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一直清晰地刻在我的记忆里。

爸爸走得很安详,没有给儿孙们留下只言片语。却给我们留下了诚实勤劳,善待他人,甘于奉献的品德,这就是爸爸平凡、踏实的人生。

写到此处,那首十分动听的歌曲《父亲》,又在我心中响起:“想起您到时候,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中您鬓角露了白发,不知不觉您眼角添了皱纹。我的父亲,我最亲爱的人,人间的甘苦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这辈子做您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放心吧,爸爸,在儿女心中,您永远都不会离开我们,家庭这轮圆月永远都不会亏缺。

爸爸那双严厉的眼睛散文2

怀念父亲

恍惚间父亲离开我们快三年了,现在想起老人家,负重和愧疚感依然缠绕于心。记忆中父亲对我们姊妹很严历,有谁犯错,父亲基本不会进行说教,处理起来很直接,甚至有些粗暴。儿时的我们都挨过打,幸运的是老幺的我能少些。有鉴于此,故而我们也很少跟父亲真正沟通,都像老鼠见猫一样躲着他,一副逆来顺受的姿态,母亲也因护着我们,挨了不少父亲的责怪,我笔下的童年仿佛是灰暗色的。

父亲一人在外工作,母亲操持这个大家。父亲是从事金融工作的,他干工作可谓是很忘我的。记得当时由于忙于工作,家里盖房子他都没能回去,都是妈妈在家里里外外忙前跑后一手操办的。她用她瘦削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有这样坚强的后盾,父亲在工作中获得殊荣很多。劳模,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不计其数,还喜获一枚珍贵的五一劳动奖章,父亲后来得了脑梗,半身不随,说话都不利索。我和爱人回去探望他时,老人家会强撑着直起腰然给我们示意让把那些荣誉证书取出来看,一脸的满足与充实,也好像了却了一桩心事一样欣慰。我当时很不理解,多少也缺乏些耐心,现在回想起来很愧疚,他的一生可以称上一个合格的金融卫士,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和青春都献给了革命事业。父亲的工作具体负责的是信贷,八几年时正赶上改革开放,有好多有能力有本事的人都纷纷下海赚钱,当时找父亲贷款的人络绎不绝。父亲耿直无私,审批手续时很严,将很多人拒之门外。当时有好多人说父亲是六亲不认,铁面无私,不尽人情……什么难听话都有,可以说得罪了不少人,当时我还小不懂事,这些话听到我耳朵后我对他有点不理解甚至有看法,还和他争执,让他不要得罪人太多,父亲告诉我你还小,不懂。诚然,当时我的确不懂,张大后的我一切都明白了。

父亲个头不高,但我觉得他特别高大伟岸,为有这样的父亲我感到荣耀和自豪。受他的影响,后来我也从业于金融行业,正是他这种精神和言传身教,感染着我们做儿女要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父亲》这首歌我听了很多遍,也唱了不少遍,尤其那句:“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却只尝了三分,人间苦涩有三分,你却吃了十分,年少只知其中意,如今已是其中人。”经常听着听着就泪流满面。

父亲在十几岁时,奶奶离世,爷爷是个盲人,余下兄弟姐妹都很小,最小的三叔才三四岁。幼时的父亲就担起了这个家的重担,父亲对他的弟妹就像父亲一般呵护,给他们成家盖房子,安排都很妥贴。父亲和朋友同事间关系情同家人,朋友同事有什么难处他会倾囊相助,帮助了多少贫困的人,所以和他交往过的人都很信任他,关系很融洽。有一件事最让我不能释怀的是儿子上学买房子资金不足,就和爱人到父母家说明原由后,我们当时是晚上九点多到父母家,已经睡下的父亲听到我们来,赶紧起床蹒跚的走到我们跟前,问明情况毫不犹豫的给母亲说:给娃拿房产证去,孩子上学是大事,我们第二天就去房管所公证处办理抵押贷款手续,办理时必须本人去面签,当时父亲脑梗后遗症,行动不便,坐着轮椅去的,让父亲签字时,父亲右手已不能写字了,用颤抖的左手艰难的写的他的名字,用含糊不清的话给工作人员说:抓紧给娃办,不敢担搁了,这场景就像针扎我的心一样痛,,永远都忘不了……

父亲在最后的日子里病情加重,已不能下床了,我每次回去他的状况是每况愈下,吃东西很少,已经是瘦的皮包骨头,我和爱人喊他,他微弱的睁开眼睛示意我们坐下,眼角流着泪花,父亲一生是个很刚强的人,中,壮年时从来没喊累过,说话嗓门大如钟,如今他说不出话来。我们下午回家时给父亲告别,父亲睁开眼睛只是流泪,这是我见父亲最后一面,第二天,我刚到单位,四姐给我打电话,哽咽着说:咱爸走了,让我赶紧回去再见他老人家最后一面,我当时很懊悔头一天就不该走,我用最快最短的时间回去直奔父亲身旁,泣不成声,爸!您怎么不等我回来呢!当时,殡仪馆的人已为父亲画好了妆,父亲看着像睡着了一样平静,很安祥,爸走了……

爸爸,您给女儿的恩情永远都无法还呀,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您的话做女儿做会谨记在心,一刻也不会忘,爸爸您给女儿的恩情永远都无法还呀,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人常说:父爱如山,虽您己离我们而去,但您的精神就是我最大的靠山!

愿天国爸爸的没有烦恼,没有病痛。女儿想念您……

三、古龙经典作品

《欢乐英雄》之后的古龙,意志踌躇出手不凡,成熟期的任何一部作品,拿出来都堪称经典。

读《大人物》像品尝一道很好吃的家常小菜,可以用一本言情小说的书名概括田大小姐的心态及大致情节:《追夫狂想》。

用这种轻巧的笔法写武侠小说也没什么不好,轻松。有趣、热闹、好看。可是尚有一个缺憾,它无法承载太多的悲壮与沧桑。《萧十一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横空出世。

暮春三月,羊欢草长;天寒地冻,问谁饲狼?人心怜羊,狼心独怆。天心难测,世情如霜……永远的萧十一郎!

风四娘是个很可爱的女人,大方爽朗、至情至性、善解人意又不作无谓的纠缠。有萧十一郎这样的男人才有风四娘这样的红颜知已。

叶开就比较公式大侠化,《九月鹰飞》也是一个传统的武侠模式:一位英俊少侠破获了一起武林阴谋。更有噱头的是:阴谋的主使者居然是女人,而且是美女,很有来历的美女--还有什么比这更香艳刺激的呢?好在这位少侠不但人品武功一流,又很机智很幽默很圆滑很可爱,我们还有什么好嫌弃的?

《九月鹰飞》里,友情看似写得激情澎湃其实并不好。因为叶开的聪明和世故,使得一切都不那么诚恳,利益摆在了很前沿的位置。例如说郭定,与其说友情感动了他倒不如说爱情击中了他。不,我不是在否定这本书,事实上此书故事精彩曲折,文笔晓畅自如,结构完整细致,是难得的佳作。

《流星蝴蝶剑》最传神的就是人物,尤以律香川为最,到现在我一吃蛋炒饭就要想起他(一想起他就要吃不下饭)。这部作品可以归入只写了一部《三少爷的剑》的"江湖人"系列,一样的无奈,一样的不可自拔。《流星蝴蝶剑》的意境是所有古龙小说里塑得最好的,完整而动人。可能单就语言来讲,这本小说的地位应该很靠前才是。

说《七种武器》整整影响了一代人有点夸张,因为古龙太爱说教反而削弱了主题的表达。整体素质较高的六部作品让我们领略了六种不同的感情,从长生剑到离别钩,爱与恨同等简单又强烈。最好看的是《碧玉刀》,轻松有致;写得最好的却是《霸王枪》,动情入心。

求变的《天涯明月刀》,散文诗化的语言,美则美矣,就是影响了情节的自然。公子羽是一个偶像问题,在稍后的《英雄无泪》里再一次提到。

傅红雪好像是古龙笔下最惨最落魄的男主角,幸好弥补了他一个最温馨的结局。那朵茉莉花的芬芳,是否可以抚平他的忧伤?

《七杀手》是个很奇怪的故事,前半部每出现一个人,都会让你误以为他是主角,直到下一个人把他打败;后半部每出现一个人,都会让你误以为他是坏蛋,直到他摆事实讲道理令你明白他是有苦衷的。

柳长街的名字和心态原始得与这个扭来扭去的故事泾渭分明。

《剑花烟雨江南》则白白浪费了一个好书名,把江湖部分抽掉,简直就是一本琼瑶小说。有人说像言情小说的武侠小说其实倒也创意,可我的看法是,没有必要,古龙并不是靠这个取胜的。:)

对于《三少爷的剑》我不想多说,谢晓峰得到的不想要,失去的追不回来,那么样的家族里有这么样的一个叛逆,夫复何言?

比较一下《陆小凤》和《楚留香》好吗?

这两个系列很相似,各方面都是。而且,《陆小凤》系列成书时间跨度不大,整体水平要远高于《楚留香》,连故事都要好看得多。但楚留香仍然比陆小凤名气大。原因不外如下:一、楚留香先入为主。二、郑少秋怎么着都比万梓良要潇洒漂亮。

比起神化的楚留香,陆小凤则平实可爱。花满楼、西门吹雪的形象也比胡铁花、姬冰雁立体丰满。《陆小凤》没能得到应有的承认,实在遗憾。

我一直都不喜欢《并拼萧十一郎》。它写得好不好先不妄下评论,单只是对连城璧的安排就已极其恶俗。我实在不明白隔了那么久,古龙又把这个故事拉出来重新排演,是江郎才尽没什么好写的呢,还是让连城璧变成大坏蛋,沈璧君才能合情合理与萧十一郎共效于飞。为什么不放过连城璧,任他当个做作的伪君子?我宁可他痛苦一辈子,萧沈遗憾终生,也好过如此安排。

愤怒的小马抡起愤怒的《拳头》负起保护蓝兰一行人的重任勇闯狼山,英勇无比。故事山重水复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柳暗花明,只可惜乱花渐欲迷人眼,简单的真情大白之后,我反而满头雾水,闹不清古龙到底想说什么了。

《边城浪子》打着叶开和傅红雪的金字招牌所向披靡。但这里的叶开并不可爱,甚至有些装模作样地讨人厌。他总以为自己做得很对,说出的话很权威。其实他心底多少有点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和自以为是,持着这种心态的叶开表现自己的博爱和悲天悯人就像在逢场作戏。过了那么多年,我都不能忘记一个情节--叶开去劝说傅红雪,傅红雪听了半晌后掉头往外走,说:"这里俗气太重,我实在呆不下去了。"叶开回答道:"一个人若想活在这世上,有时候就是要俗一点。"这样深谙处世之道的叶开实在是太高明了,高明到他对女人动情却绝不用心。他永远不可能有翠浓死时傅红雪那种整个人被掏空了的感觉,反正自有可爱的女人为叶少侠前赴后继。

最可悲的是傅红雪,做了那么多事,到了最后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

悬念推理武侠走入极致的作品是《血鹦鹉》,我第一次看的版本叫《十万神魔十万血》,都以那个奇诡的神话点题。情节左闪右闪,不经意间就是一个陷井,让人防不胜防。最终的萧条表明,这种手法实已走入死胡同。

《血鹦鹉》的重心一直是那个诡异血腥的神话--古龙讲述故事重于刻画人物。对于故事进程来说,王风更像个载体,是旁观者见证者多于参与者,任凭铁恨血奴他们装神弄鬼轰轰烈烈。

这种重心的转移,我不知道意味着什么。我只是觉得,自《火拼萧十一郎》到《血鹦鹉》,古龙下笔都不够干净,令人为之郁结,读来殊不痛快。

古龙自己似乎也察觉了这一点,笔锋一转,竟跳入传统武侠的套路里。《白玉老虎》写得还是可以的,不过创意不甚高明。若不是古龙的技巧已然纯熟,手法实在老到,这部作品的水平几乎连《名剑风流》都不如。

习惯了二十几万字一个故事的古龙挥起如椽巨笔,煞都煞不住脚,洋洋洒洒六十几万字居然才刚点题。而我们也是才正视白玉老虎这个东西,就发现文章戛然而止了。情节就到这里也不是不行,留个悬念嘛。可是书中太多伏笔搅在一起扯都扯不开,古龙就这样随它去了未免太随心所欲。

更麻烦的是书里要表现的角色太多,赵无忌的形象便有点模糊。在这本书里,女人的戏占很大比重。

《白玉老虎》中,熠熠闪亮的小雷让人过目不忘。这个角色有点像龙小云,性格都比较扭曲。但傲气凌人的小雷有如一个聪明得过了头的弟弟或儿子,并不讨人厌。

有人说《白玉老虎》几乎给打回了《绝代双骄》的水平,这个说法喜欢《绝代双骄》的读者肯定不会认同--《白玉老虎》也确实没有《绝代双骄》好看、精彩、可爱。但单就小说的艺术成就来讲,这句话并不辱没《绝代双骄》。

《绝不低头》是我唯一没有看,也不敢看的古龙小说,所以作为古龙唯一的现代小说这么特别,仍是不加评论。

《白玉老虎》几乎给打回到前期水准,古龙的挫败感似乎也不小。在《大地飞鹰》中,他竭力想回到那个充满激情与灵性的武侠空间,可惜失败了。

平心而论,《大地飞鹰》本身算不上失败,但有了成熟期那么精彩绝伦的故事,这样无与伦比的人物,要命的小方想让人喜欢也是一个要命的难题。一开始还是蛮吸引人的:大漠、垂死的小方、身手高强的白衣人、猫盗、三十万两黄金……几乎是个精彩的故事了--几乎,也只是几乎,因为古龙急不可待地想论证一个什么道理,也许是生命的真谛,也许是生存的真理,反正不管是什么都使得古龙行文不怎么干净,缺少生气与灵气。古龙大概忘了自己的成功之处:激情在人物的一举一动中,真谛在情节的一张一弛间。迤逦凝涩的思路里,甚至明显可见古龙的犹豫又坚持。坚持到最后,班察巴那不知疲惫地喋喋不休,疲惫的古龙简直无法自圆其说,还有即将解脱的松弛。

于是,古龙又回到他驾轻就熟的老路上,《银钩赌坊》、《幽灵山庄》。而大部分由司马紫烟代笔的《圆月弯刀》构思不错,行文却恶俗无比,像在玩文字游戏一样。所以古龙再一次祭起了小李飞刀,没想到法宝也有失灵的时候。《飞刀,又见飞刀》令人感慨万千:李坏,古龙你乱发飞刀也实在是真够坏的。

《碧血洗银枪》是古龙后期难得的佳作:洗练、干净、充满了生命力。故事很简单,但古龙成熟极了的笔法娓娓道来,也是颇有情致。

中后期的古龙刻画人物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不得不提上评论的议程:除了男主角,任何人你都不能预测他会往哪个方向发展。难怪有人说:《陆小凤》系列再继续下去,连老实和尚都老实不保。

小镇上马如龙不知自己该过哪种生活--古龙大概也厌倦了,厌倦了尔虞我诈厌倦了江湖厮杀厌倦了无休无止的延续与不可改变。鸟倦飞而知还,所以紧接着是《离别钩》、《凤舞九天》、《新月传奇》,三个系列各一部,而主角们有志一同地都无可奈何走向淡漠走向归隐。跟随其后的,是一整部用无可奈何交织的血与泪。

知道什么叫做"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吗?看看《英雄无泪》就会明了。

热血狂情的朱猛、无能为力的司马、清新骄傲的小高、总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坚持去要的女人们……都身不由已地沉沦又拼命挣扎。

《七星龙王》看来是想走《大人物》那一脉的路子。不过古龙忽略了:一个顿顿山珍海味的富翁偶而来点清粥小菜很可口;一个日日粗茶淡饭的蓬门小户咬菜根,就是不得已而为之了。

《午夜兰花》里,神一样的楚留香"死"了,创造了那么多神话的古龙也只是在暮鼓秋歌中垂死挣扎罢了。

出人意料的是,在这种痛苦挣扎里诞生的《风铃中的刀声》暮气虽重,其实写得很漂亮。风铃中等待游子的因梦,心是一座小小的城。丁宁答答的马蹄,无意中踏出个美丽的错误。茫然的古龙,最后却不知该如何将其进行到底,多亏于东楼为它续了个欢欢喜喜又不知所谓的尾巴。

高处不胜寒,寂寞的古龙终于明白了他把自己给推到了一个什么境地:浮生梦一场世事云千变休干误杀英雄汉。是啊,再写下去身心都无法坚持,谁知风云诡谲世事沧桑又会怎样地变幻无穷?于是乎,他收手了。

遥想当年,古龙看着自己的故事在申碎梅、丁情的手里成形,是不是长长长长长长叹一口气: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今日更新
热门排行
随机文章
热评文章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