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古城散文(关于写临海古城的诗句)

htry5hjF7472024-04-13 22:10:04

一、关于写临海古城的诗句

1.形容古镇的诗句

1、【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忆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送人游吴】唐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水港一作:水巷)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4、【龙门镇】唐杜甫

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不辞辛苦行,迫此短景急。

石门雪云隘,古镇峰峦集。旌竿暮惨澹,风水白刃涩。

胡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

5、【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唐高适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登顿驱征骑,栖迟愧宝刀。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

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2.临海古城的介绍

临海古城为千年府治,融儒学与佛、道化为一体。位于临海市区,始建于晋,扩建于隋唐,全长6000米,近年又进行了维修。城墙北枕大固山,南接巾子山,前绕灵江,东滨东湖,城北部最为险峻,逶迤曲折,气势恢宏,人称“江南八达岭”。城墙除御敌功能外,还兼防洪,四个城门及瓮城结构都别具一格。江南长城、大成殿、龙兴古寺,紫阳古街、巾山群塔、东湖琉秀、华胥洞等景点,无不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王牌景点江南长城始建于东晋,历经1700多年的沧桑变幻,尚存有揽胜、靖越等城门,白云、平海等城楼和众多的敌台,瓮城,长6000多米。

3.描写临海的诗句有哪些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2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钱起《送僧归日本》3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李梦阳《泰山》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6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古》7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白居易《题海图屏风》8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9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10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11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韩愈《精卫填海》12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灵隐寺》。

4.描写临海巾山的诗歌

找到一首当代诗坛名家诗人写的关于描写“临海市”的唯美山水风光古诗词名篇名言名句之一如下供参考:

临海市

括苍

文/李者也

天外仙岳东南落,无边苍莽一山括。

巍巍奇峰摩九霄,入云直刺苍穹破。

明月朗星挂高巅,清溪幽涧流深壑。

山南秀丽美且魅,山北雄浑壮而阔。

沧溟长风万里劲,林涛亦有海之魄。

括苍山色雄秀奇,如诗似画仙境若。

【注】括苍山,一部分位于浙江省临海市。因登之见沧海,其色苍苍,故名括苍山。又名真隐山、天鼻山、苍山,主峰米筛浪海拔1382米,浙东第一高峰,被称为“泰山之佐”,灵江水系与瓯江水系的分水岭,浙江名山之一。多雾,年平均雾日286天,无际的云海,奔腾舒卷,一座座山峰如孤岛,漂浮隐现,变幻无穷。悬崖峭壁、飞瀑涧流、奇峰挺拔、涧深水清。主要景点有仙人基、道场基、道人寮灯道教遗址、九台沟、永安溪、象鼻山、西山瀑布、九洞之谜、冬季雾松、石盖龙潭、插剑岩、渔叟岩等等,颇有“神农、九寨”之风采。

5.临海古城的介绍

临海古城为千年府治,融儒学与佛、道化为一体。

位于临海市区,始建于晋,扩建于隋唐,全长6000米,近年又进行了维修。城墙北枕大固山,南接巾子山,前绕灵江,东滨东湖,城北部最为险峻,逶迤曲折,气势恢宏,人称“江南八达岭”。

城墙除御敌功能外,还兼防洪,四个城门及瓮城结构都别具一格。江南长城、大成殿、龙兴古寺,紫阳古街、巾山群塔、东湖琉秀、华胥洞等景点,无不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王牌景点江南长城始建于东晋,历经1700多年的沧桑变幻,尚存有揽胜、靖越等城门,白云、平海等城楼和众多的敌台,瓮城,长6000多米。

6.求关于千年古城的诗句

千年古城(散文诗)文/吕和义

在没有遇见你的地方遇见你。

大约是千年之前。

这千年的岁月,你是如何过来的?我不知道。

千年之后,我在轮回之中遇见了你。

你古铜色的肌肤,如同我古铜色的思念,一思就是千年。

你就是我千年前的情人,永远不老。

千年之后,我与你相遇,无了言语的交流,多了的只有眼睛的融合,只有心灵默契的交流。

千年之后的血与水相融,兑换出来的,我不敢想象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

千年之后的泪水与血相融,兑换出来的,我不敢想象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味道。

千年的古城啊,我千年的情人。

二、漫游大理散文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每个来到大理的人都会看到或听到这样的说法,就算不甚了解,也会对风花雪月这样浪漫的词语印象深刻。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大理。第一次,我仅仅只是把大理当做一个抵达丽江的中转站,停留一天半的时间便匆匆离去,对大理甚至没有留下更多印象。而这一次,我想好好看一看它的模样,品一品它的味道。

九月中旬,借着宁夏“古尔邦节”的契机出游,正好赶上大理旅游的淡季。清晨六点多的大理古城宁静安详,古朴的坐落在这里。西边望去,苍山笼罩在层层薄雾下,朦胧神秘;东边望去,洱海隐于天际,海天一色。因此,给人一种“面朝洱海,春暖花开;背倚苍山,心花怒放”之感。

在大理,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租辆电动车到处溜达。从古城出来,驶入大丽路,穿梭进环海西路,两边是逐渐泛黄的麦田,别有一番风韵。一路向北,直达喜洲古镇,来一个喜洲粑粑,叼在嘴里,穿行于古镇小巷。集市间的小路中,熙熙攘攘挤满了当地人,路旁摆满各样蔬菜、水果和小食,夹杂着云南方言的吆喝声,别提多热闹了。到处都是白族建筑,飞檐串角,粉墙画壁。有趣的是墙壁上各有不同,有些简单的镶嵌着“苍洱秀丽”、“彩云南现”等字样,有些是山水墨画,古意浓浓,还有的甚至在墙壁上挂着立体的蓝色小狮子,与屋檐上镶嵌的蓝相互映衬。

距离喜洲古镇不远处,坐落着地形像舌头一般的海舌公园,三三两两的人群结着伴儿陆续走进公园。名为公园,其实只是简单一小块临海区域。一片竹林、一些树木、几条小路,简单圈起来,瞬间变身成为小公园。悠闲地散散步、拍拍照,仅此而已。值得一提的便是公园里的条纹蜘蛛,黑色的身体,斑驳的白色条纹,通常是七、八个“好友”结伴挂在树枝间,匍匐在隐没于光线中的蜘蛛网上,像整齐有序的空军部队,更有甚者,还集结了十几或是二十几名“战士”。

从海舌公园返回,抵达大理古城,悠悠闲闲间也已花费大半天的时光。这已是环洱海的一半行程,我们决定最远就行到这里。返回大理古城,到处逛逛,结束一天行程。

提到洱海,就不得不说起苍山。区别于北方略带苍凉感的锋利山峰,苍山则显得郁郁葱葱,圆润得多。站在山脚已可以看到山间云雾,缆车上行间,最初还可遥望大理市的整个面貌,逐渐便被薄雾围绕,直至一片白茫茫的景象,而后便是细密的'雨滴。从缆车出来,披着雨衣,在雨中向洗马谭的方向前进。深绿色的山林间雾气袅袅,有种不真实的美感,好似身处仙境。走了约1个小时,终于抵达洗马谭,顿时有种小“天山“的即视感。山内围绕着圆圆的一方水潭,在雾气的映衬下,更显神秘。逛完洗马潭,下行至七龙女池索道口,沿山道下行前往龙女池。其实龙女池很常见,就是小瀑布而已,但沿途的山道却别有趣味。用镜头捕捉叶间水珠,捕捉蛛网上悬挂的细密水珠,或是天然菌子、彩色毛虫、不知名的各种花草。只要带着善于发现的眼睛,真可谓步步皆趣味,发现的每一点小物,都足以让人心生愉悦。至此,真真觉得确实是“苍洱秀丽”,不虚此行。

第三天,鉴于环海西路的秀丽,再听说近年来被炒得火热的双廊正在大兴土木,更是打消了我们前去双廊的念头。正是这样,我才有机会来到自己觉得更安静祥和的龙龛码头。龙龛码头距离大理古城很近,骑电动车差不多二十几分钟的路程即可到达。比起大理古城,龙龛码头的巷子更窄一些,人更加稀少一些,很多小路上安静的只能听到电动车行驶的声音。

和坐船的渡口处相比,旁边随意选择一个小巷子向前走到头,都是最佳观海点。偶尔还能看到一两个坐在洱海边钓鱼的人,架一根鱼竿,惬意的在海边坐着,真可谓优哉游哉。走进一家临海小店,点一壶普洱,倚在椅背上,时而看看书,时而看看海,哪怕坐着发呆也是极好的。仿佛时间瞬间凝固在龙龛码头这一个节点上。

回程时特意在龙龛码头附近多饶了绕,本来半小时的车程硬是行驶了近两个小时。远看苍山,太阳透过密云打下的丁达尔效应像天使的光束,静静的照耀在苍山某一处,结合眼前大片麦田,有种大片的即视感。哪怕再普通不过的行程仿佛也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似真似幻,让人流连忘返。

回到古城后,从美景的震撼中苏醒,瞬间进入吃货模式。立刻跑去吃了烤乳扇,榨了石榴汁,途中还看到了仙人果(仙人掌的果实),又马上要了一串。初见仙人果听到介绍时,是一副既跃跃欲试又小心翼翼的纠结心态,第二次见到时,终于忍不住买了几个试试,没想到竟是格外的清爽清香,不同于多数水果,仙人果一口咬到嘴中,清清淡淡,汁水适中,不过分甜腻,也不会觉得寡淡,甚是好吃。至此,每次见到有卖它的白族阿姨,总是少不了买几个解馋的。

来到云南,菌菇汤是必须要喝的。点了土鸡做锅底,配有三四种菌子(云南人习惯把菌类生物称为菌子)。锅底上来后,先把菌子一齐放进锅内,盖上锅盖,店员会在桌旁放置沙漏,告诉我们等沙漏全部漏完就可以开吃了,并建议我们先品汤后,再食菌子。耐心的等待了15分钟,打开锅盖,香气四溢,汤汁鲜美,每种菌子有它独特的口感和味道。伴随着饭店内吉他女声的现场歌声,一锅菌菇汤很快就见了底,期间还加过好几次汤底。

夜幕降临,缓缓走在古城小道中,看着过往人群,内心无比安静祥和。而后又是一个夜色,看着车窗外月色如水,就这样安然离去。

再见,大理。

三、难以忘却的蒲城散文

蒲城在浙南温州苍南县东南,但它不是传统和流行意义上的“城”,而是一个古老的乡镇城堡。

我去蒲城,是先闻其名。知道它是一座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抗倭名城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零六初夏,我在老友庄传选、庄庆赢父子陪同下有幸到此一游。

传选先生是温州清朝反贪志士庄以莅的后人,也是全国“百强小学校长”之一。拙著长篇历史小说《平阳奇冤》便是以庄以莅为主要人物,按真实的历史事件创作的。因此,我与庄传选、庄庆赢父子也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们早饭后出发,一路谈笑风生,在浙南优美的山光水色中驱车约两小时便来到蒲城。庆赢的战友郑存顺是蒲城人,他热情地为我们当起向导,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着蒲城的历史与现状。

从他的口中和一些资料里,我了解到早在唐朝,诗人陈陶途径蒲门就留下了《蒲门戍观海》一诗。“廓落溟涨晓,蒲门郁苍苍。”那时,蒲门仅是通往福建古道中的一个小驿站。三面临海,北靠龙山,历来为海防重地。这里长有一种蒲草,所以自唐起便称蒲门戍。元末明初,沿海一带屡遭倭患,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决定北从山东南至浙江,督建五十九座防卫性的城池,最南的一座便是蒲门。蒲门与壮士所、沙园所同属金乡卫。后来因为倭患日炽,壮士所多次失守以后便并入了蒲门,遂改称“蒲壮所”。“所”,是明代设立卫所制后驻兵的地点。

沧海桑田,现在在蒲城已经看不到海了,入目满眼的是一片良田与苍山。

蒲城很小,小得你难以想象。面积还不到半平方公里,但它确是个保存完好的古城堡,里面还悠哉悠哉地生活着近两千人。

蒲城虽小,但它的城墙却高大结实,雄伟壮观。城墙外围用条石和块石堆砌,中间填有夯土。城墙周长2400米,城门3座,城垛610余口。可以抗台风,拒海潮,抵倭寇,保军民。它东南西三向有威远门、正阳门、挹仙门,各设城楼,并筑有规规矩矩的瓮城。北面城墙依山而筑,易守难攻。门楼为木构建筑,城门为拱形结构,由规整的块石砌筑。东门的城墙上有一棵巨大的榕树,枝干如铁,裸露的树根斑斓嶙峋,巨大蘑菇形的树冠宛如云霞,引人发思古之幽情。城墙上有贯通东南西门的跑马道,城内街巷弯曲迂回,曲径相通,利于巷战。整个城墙,城堡乃至民宅,保存的非常完整。

当地民谣有:“一亭二阁三牌坊,三门四巷七庵堂。东南西北十字街,廿四古井八戏台。”由此可见里面文物古迹之丰富,也可以看出这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面对这个在明洪武年间所修建的古城堡,你不能不惊叹古人的才智。

进东门不远,就是近代昆剧艺术家叶良金故居。

说起叶良金,知道的人不多,只有研究昆曲的业内人士才知道,不作多述。但说起叶良金故居院子里的那口井,名气可就大了,它就是读书人家喻户晓的“无糟井”。传说吕洞宾云游来到一家酒店饮酒,他一口气饮了三瓮,正饮得高兴头,店主说没酒了。吕洞宾说:“贫道酒兴正浓,怎说没酒了?”店主说:“小人小本生意,没有本钱多贮备,请师父原谅,待小人再去为师父打酒。”吕洞宾酒未尽酣,心中痒得难受,怎等得了!他有些恼怒,但看到店主一副真诚的样子,也不好发作。便把店主拉到小井边,口中念念有词,然后对店主说:“你这个井中的水变成了酒,快打来与贫道饮。”吕洞宾走后,这口井的水变成了酒,店主无本万利,发迹了。一年后,吕洞宾又路过此店,店主自是热情款待。酒后,吕洞宾问店主现在还有何难处。店主说:“师父,你赐我那井酒,好是好,可惜没有酒糟,我养的猪没饲料!”吕洞宾听了,哈哈大笑,拉着店主来到井边,口中念道:“人心节节高,有酒嫌无糟,化啊———”从此,井中的酒又变成了水。

这个故事版本很多,大同小异,但劝人不可贪心的主题是一样的,遗迹古风跟蒲城的古貌浑然交融。

就这么大一点点的地方,住在这里的'人,居然有自己的语系,能说他们自己的当地话!有独特的习俗和节日!我想,这是当年抗倭军士来自四方的结果。当时,他们在这里驻扎,战争时期为军,和平时期则为民。是他们的血汗与经历铸就了这个城堡以及它的风俗,并子子孙孙在这里繁衍生息,一代代传承继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也有他们为之骄傲的人物:宋代探花陈桷,其孙户部侍郎陈岘,曾孙兵部侍郎陈昉,著名文学家、诗人华文漪,女诗人谢香塘,昆剧艺术家叶良金都是蒲城人。

城堡内古老的街道干净整洁,铺面陈旧的门板和柜台早已久违,油光水滑的石板路与房檐上古老的花纹瓦当,绽露着岁月的沧桑。家家毛石堆砌的围墙上长满了墨绿的爬墙虎与野草,与庭院里的花草树木相映成趣。这一切,使我立刻就回忆起故乡六安。儿时,我最喜欢在别人家围墙的石头缝里捉虫子玩。现在,那些旧巷老街已经不复存在,古城市井的风貌踪迹全无,留在脑海里怀旧的情绪却清晰可见。

石墙灰瓦,树阴院落,荫苔落叶,自然而超脱,安宁又平和。蒲城里的人们耕田养殖,自得其乐。一切是那么安详,那么静怡,它远离尘嚣,洁身自好,与世无争,随遇而安。

怀古之余,我对它产生了留念,幻想我也应当在这里生活:书案庭院,诗酒逍遥——当然,这是不现实的,我身不有己地还要回到现实中来。

下午,我们告别小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个世外桃源。

离开蒲城后,面对现代城市的繁忙和巨变,我的内心却时常飞回这个与我毫不相干的蒲城。

我想,这就是蒲城不为人知的魅力。

今日更新
热门排行
随机文章
热评文章
精选文章